【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张勃]《中华民俗通志·节日志》之正月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9 | 点击数:32896
 

  九、人日

  全国各地普遍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这天人们比较注重饮食、剪彩胜,也有若干禁忌及占卜等其他一些活动。

  (一)饮食

  据南北朝时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这种煮菜羹及类似的做法在二十世纪还有许多地方流行。如在广东海丰,这天早上,要吃用菠菜、芹菜、茴香、蒜等七样蔬菜合烹的“七样菜”,在台湾高雄,有类似的习俗。妇女采七种蔬菜共煮而食,认为可以招财致富。又说吃芹菜可以令妇女勤奋,食葱可令妇女聪明,吃蒜则会精打细算。在广东赤溪,初七日,妇女采摘蔬菜煮食,并有年糕、米饼、花生等,请女伴共用,叫做“饮菜茶”。在江西雩都县,人日时,要采时令蔬菜和米一起煮羹,让新出嫁的女子食用。在山东莒县,这天采七种野菜,和豆末一起煮而食之,叫做“人七菜”。在福建福州,初七则必吃红枣、桂元干等七种干果煮成的甜汤,叫做“七宝羹”,可视为七菜羹的变异。

  因为是七日是人生日,所以许多地方吃糕及面条,以求食者寿高福长。如山东黄县、招远等地午饭就吃面条,江苏武进午饭就吃煎糕。黑龙江《安达县志》也载当地“民间多于是日煮食面条,取长寿意也。”[110]

  又在河北承德,人日,往往做煎饼食于庭中,叫做“熏天”。在江苏相城,七日这天,男吞豆七枚,女吞豆十四枚,以避瘟疫,叫做“赤小豆”。在浙江归安县,家家食大粉团,叫做“人口团”。在云南镇雄,初七日要吃盐菜稀饭,叫“上七汤”,俗谓:“吃了上七汤,各人寻良方。”

  (二)剪彩胜

  据《荆楚岁时记》,人日节这天,人们用彩绸或金、银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或帽子上,也有的用做人形发饰,叫做“人胜”,作为礼物馈赠,取“人入新年,形象更新”之义。这一做法也有流传。如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叫做“彩胜”。在屯留县,人们还互相赠送。在浙江诸暨,“妇女竞剪彩,或用红线缠树以催花,谓之‘挂红’。”[111]也是荆楚遗风。

  (三)禁忌

  许多地方在人日都有所禁忌,比如在山西,女子忌用针、不纺线、不磨刀、不吃米。在江苏一些地方,认为七日是不祥之日,这天不出门,不拜年,在家吃米团子以保太平。阜宁等地称人日为“针七日”,妇女不做针线活。山东临清、济南等地也忌讳妇女做针线,据说“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在安徽,这天吃饭忌喝汤,俗信若喝汤,外出时就会碰上下雨。

  (四)其他

  在人日也多有占卜的做法。据说这天“天气清朗人无病,阴霾风雪有灾祲”。又山东寿光一带这天会“树消息”,削三寸木片,以轴贯之,联以丝车,剪彩为络线娘,悬之高竿,以验风占岁。据民国十六年(1927)《瓜洲续志》,当地晚看新月穿星,有“上角多风雨,下角井底干,弦口刀兵动,背后是荒年”之说。又有紫姑卜等。

  此外,不同地方在七日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福建顺昌以初七日为尿桶生日,从这天起农家方可挑粪上山下田。中午回来洗净尿桶要吃粉干、圆蛋等表示吉利。福州则盛行灯市和送灯之俗。山西临县的民众则在各自门前煨糠堆,地内亦煨之,俗名“炙地”。在甘肃灵台,这天家家门前挂灯球,叫做“招魂”。在宁夏平罗,七日打击铜器并大声喊叫,叫做“招魂”。又在广西来宾,人日很受城里人重视。前一日晚上,必要洒扫庭院。这天天明,要摆上茶果祭拜先人。禁讳也颇多,与正月初一一样。中午,则设宴请亲戚朋友前来聚饮。还有一些地方在这天嫁鼠,兹不赘述。

  十、初八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初八日的称呼也不相同,或叫“顺星日”、“祭星日”、“八仙日”,或叫“转八日”,不一而足。

  据《天津志略》,“初八日为‘顺星日’,薄暮,祭星神,供元宵(即汤圆,亦有兼供面饺者)。”[112]在河北万全,初八日为祭星日。这天晚上,“各处以绵纸拈成花形,蘸以麻油明之,共百零八支,焚香祝之,谓之祭星。举行地点多在各处之玉皇阁或真武庙。”[113]在山西大同,则视八日为“八仙日”,这天要祭祀星辰,并且家家对僧道进行布施,而“各庙僧道有回以果饼者,有留之吃斋者,则视布施之多少为差。”[114]在山西左云县,“初八日,各家燃灯七盏于天地神前,烧香焚表,谓之‘八仙’。”[115]在山西武乡县,初八日祭星,煮粟作饼灯九盏、茶九杯奠之。在内蒙古归绥县,初八曰“八仙节”。晚上,点燃七盏灯,向空中跪拜,叫做“顺心”。

  山东南部一带多称此日为“转八日”,简称“转八”。这天沂水家家户户都吃面条,所谓“擀面轴子转一转,一亩地里打一石”,取意新的一年里谷物丰收。而沂南则忌转,凡能转的工具如磨、纺车等一律停转。在甘肃天水,则以八日为暖寿日,这天吃长面为寿面。

  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初八日进行占卜。在河北隆平,初八日午间“立丈竿量日影:过竿大水;九尺平和;七八尺多雨水,四五尺风损田禾;一二尺旱。”[116]上海宝山,在八日黄昏时分,看参星以占当年雨水多少。在四川温江,初八、九日,城乡都竖起二丈多高的灯竿,悬挂33盏灯,也有悬5盏或7盏的。田间的灯,叫做“五谷灯”。又有人家在自己家中竖竿挂灯,叫做“天灯”。四川合江有类似的习俗,初八日夜,叫做“上九”。这天,城乡寺观都竖灯杆,高可数丈,上悬挂花灯。灯三十六盏的,叫做“满树灯”,九盏的,叫做“九皇”,三盏的叫做“三官”。并且以灯的明暗来占卜年成的丰歉。贵州遵义,也有类似的习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舒乙:找回那些丢失的“年味儿”
下一条: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刘德增 刘天佐]“剃头”何以“死舅”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