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
——以青溪镇兴隆街龙灯队为例
  作者:李梦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7 | 点击数:14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
——以青溪镇兴隆街龙灯队为例
李梦娴
(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
 
摘  要:春节是中国人民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民俗传承是民俗能够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群体记忆作为集体文化认知,是民俗传承的核心,保障了民俗的代际延续。龙灯会是最具代表性的年俗之一,囊括了仪式、技艺等诸多民俗事象。青溪镇兴隆街龙灯队是一个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传承至今的典型民俗团体。文化群体记忆在其民俗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龙灯的传承提供了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基础;还通过节日仪式和社会互动等形式,强化了群体对这一民俗文化的记忆与实践,从而有利于民俗传承与传统文化的传扬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群体记忆;民俗传承;春节习俗;龙灯会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丽丹]蒙古族ATU613“偷听话”故事:角色、叙事与空间象征
下一条: ·[李牧]共舞:海外华人春节庆祝中的舞蹈与舞会
   相关链接
·[比拉力·加拉力]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民间技艺传承研究·[叶涛]民俗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罗瑛]民俗传承的生态文化研究
·[刘爱华]从生活化到景观化:村落民俗传承的一种实践路径分析·春节民俗日历
·宋颖 主编:《民俗传承与技术发展》·山东省民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民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2018年秋季民俗学理论研讨沙龙举行·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民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预备通知
·[余玮]从节气到节日:杭州“半山立夏节”的民俗传承及价值初探·[李渊源]人民公社时期春节习俗变迁研究(1958—1983)
·[李柯]共生、应时与认同:民俗谱系视阈中春节习俗的变与不变·张勃:春节习俗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沈费伟]多元参与视角下民俗传承与乡村复兴·[徐赣丽]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王蕾]跨区域民族的文化图景·[叶春生]民俗主义视角下春节习俗的“真”与“伪”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