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清明、端午和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从动议到实行经历了四年。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透露出了重要信息: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节假日。此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几次人代会上都提出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议案。在2007年的政协大会期间,百余名港澳委员联名发起提案,建议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其间,中国民俗学会牵头,由中国人民大学黄涛、北京大学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萧放、中国民俗学会专家陈连山等学者承担的“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研报告”提交中央有关部门。报告对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个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放假安排提出了具体建议(摘自林世钰:《中秋法定假日:民俗回归的本义》一文)。因而,今年中秋节与往年不同,是国家规定为节假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为此,本网特开设“中秋节专题”,让我们一同来“亲近传统节日”……                               ──2008·中秋


·[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
·[萧放]中秋节的时代价值
·由“中秋”谈传统节日在当今:赋予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黄永林 孙佳]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苑利]中秋与非遗文化
·[吴晓东]汉画像里的嫦娥为什么有尾巴?
·朝克:“赏月吃饼”是厚重的文化符号
·[张多]他乡的中秋:全球化时代的中秋与个体
·[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黄涛 王心愿]中秋月饼考
·[张勃]夕月礼与夕月坛
·[张勃]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在唐代的形成
·中秋节里的“兔儿爷”:祭祀神仙变成儿童玩具
·[黄涛]中秋故事溯源
·[吴志轩]中秋之夜舞草龙
·专家破解“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不一样的中秋节:少数民族中秋节一览
·谁让中秋节淡化?
·剑桥神话学教授点评:月神比美 嫦娥夺魁
·不一样的月光──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谈中秋节
共90条 列出第1到第2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1/5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