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张勃]《中华民俗通志·节日志》之正月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9 | 点击数:32489
 

  四、祭神、敬祖:

  在全国范围内,元宵节前祭祀神灵和祖宗是极其普遍的事情,只是各地祭祀的日子和方式不同。

  先说祭祖。祭祖多在家中供设供品进行祭祀,如在浙江德清县,初三日为小年朝,上午祀祖先遗像,并行春祭。贵州麻江,初二或初三日,烹菜肴祭祀祖先,叫做“煮生”。广西来宾则、在初七日这天天明,摆上茶果祭拜先人。在浙江定海县,十三日,将除夕夜悬挂初五日摘下的历代祖先画像再次悬挂于厅堂,并加以祭祀,直到十八日。但也不尽然,不少地方也上坟祭祀。如在河北固安,初二日,每家都要到祖坟上焚纸钱,行四拜礼。在河北枣强,初二日上坟,俗名“送爷娘” 。在河南,初三日亦有墓祭习俗。

  至于祭神,各地祭祀的日子和方式也大不相同,辽宁《海城县志》:“由初一迄初五日,所供诸神位前,香烬即续,谓之‘长香’,过此则朝、午、餐三次焚香。”[83]在广东高要,二日,祀先祈神,叫“开年”。六日悬花灯于社坛与祖祠,叫“开灯”。设宴聚饮,叫“灯酒”。

  在台湾,初四日为“接神节”。这天,说灶君和其他神灵都要从天上回来,所以,家家备祭品供奉,虔诚地迎接他们的到来。

  不仅如此,各地所祭神灵也有很大差别。财神是许多地方祭祀的对象。《吉林通志》:“(正月)二日黎明,商户祀财神,燃鞭爆。院中建席棚祀天地、神祗,前植松树二株,或四,或六不等,皆高丈余,上贴桃符,张设灯彩。”[84]据《天津通志》,“初二日之晨,居民、商店,均祀财神,焚香放炮,以羊、鸡、鱼供之,曰‘三牲’。又燃火于酒杯中,以供神,燃尽,奉财神码(以纸绘神像曰神码)出庭,置松、柏枝于芝麻秸之上,加黄钱、阡张、元宝而焚之。”[85]广西融县也是初二日祀财神。在贵州毕节,初二日祀财神,俗名“打牙祭”。在平坝,叫“敬财神”。二日午前,燃香烛,设清酒,宰一只鸡供龛前。然后行跪拜礼,点燃鞭炮。商家最重此俗,爆竹格外多,而且根据宰鸡时鸡血的颜色,来判断本年的财源如何。这天开始汲水,叫做“进财”。

  除了财神外,还有其他一些神灵,如灶神、土地、火神以及一些地方神灵等。在浙江归安县,初三日为小岁朝,以灶神供设灶上神龛内,曰“安灶”,并祀土地。在江苏连云港,以正月初六为盐生日,盐民于是日祭盐婆婆。在陕西宜川,初七日晚上敬灶神。

  在山东邹县,初七日这天祭祀火神,“举烛,同社毕至,曰‘守驾’。”[86]在山东单县,对于火神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黄昏时,城中每街为一会,会扎一五彩楼,中供火帝真君,抬之而行,家出一人手执笼灯,或红或白,上书街名,或用绿竹挑之,间以火龙、竹马、鬼会、高翘(跷)等事。四乡观者,人相枕压。鼓乐喧天,花炮满地。至阜财门外真君庙中焚彩楼,拈香叩头。叫做送火神。农村与此相似,每庄搭一神棚,送至南方路口而止。在山东曹县桃园集,从正月初五到初七日有花供会,届时,当地乡民搭神棚,挂神像,用白面、鸡蛋、萝卜等雕刻或捏塑成人物、动物、建筑物及瓜果花卉等花样众多的供品,祭祀火神。由于供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吸引了周围的乡民前来围观。由于人太多,观看花供时不能驻足,遂形成了“桃源集的花供——走着瞧”的歇后语。[87]

  在河南获嘉、河北邯郸等地则初八日祭祀火神。或赛会,或燃放烟火祭神,非常热闹。

  在江苏吴县,这天,官府要到吉祥庵祭祀刘猛将神,而普通人家开始在灶前悬挂莲灯。一直到十八日才落。在台湾彰化,十三日为“关帝爷生”,关帝即关云长。每逢此日,除有关庙宇举行祭典外,工商业者也都备办供品致祭,并于傍晚设宴招待员工聚饮,希望员工能够效法关帝爷的美德。在河南阳武,十三日要炒茶面、蒸大馍敬神,并蒸枣巷布袋,说是庄稼人吃了添力气。又蒸刺猬、长虫,第二天将刺猬头向内埋到囤中,说是能使粮食丰收。这天为杨公忌,诸事不宜。在河北邯郸,十四日为井龙王生日,这天人们要给井龙王烧香,求得这年井水盛旺甘甜。

  除了上述祭神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迎神、抬神的的活动。比如在海南,初八日,城市迎神,男女化装,乘坐在马上,后面跟随着木偶、神像等,环游一周,叫做“装军”。在山西陵川县,“上元前二日,自西溪迎二仙真人入城,鼓吹导行,各设香供于门,晚驻太清观行宫。其顶香、炷香者凡一、二时,妇人则以所簪花簪神鬓,已复取簪之,以邀神惠。远迩喧阗社火,至二十日,送二仙归西溪。谓之‘春祈’。”[88]又在福建霞浦,元宵节前二日,“东社迎城隍神出巡四城,俗称‘迎龙袍’。各社赠台阁古事并鬼脸八将七八队,尤怪者扈驾有阴阳二将,俗称‘七爷、八爷’,约十余队。七爷高与檐齐,面长而白,服色同之,眼微垂,舌吐出二三寸许,形如吊鬼;八爷身长不及半,头绝巨,面黑与服色同,口大张作狞笑状。上年两将手执牌链,今改执巾扇。像皆头木身竹,而虚其腹,人入其中而舞蹈之,高者缓步,矮者快跪(跑),沿途摇摆作势,山僻妇孺骤见之辄惊避。又,祈福者散发披枷,至四五百人,俗称‘还枷愿’。”[89]

  在广东潮州的河婆乡,每年正月初四都要抬三山神出游。女人们会在三山神经过的路上都放上稻草,请三山神踏过,然后拿回家中放到猪圈中,据说猪睡在草上就会“日大千斤,夜大万两”。又游过神,会烧掉许多纸锭,将纸锭的灰放到鸡窝里,鸡就不容易生病。

  五、送神

  我国许多地方的民众都会在年前请各种神灵及去世的祖先(的魂灵)来家过年,而过年后,就要送他们归去,叫做送神,送祖宗归去也叫送家堂、送家亲等。送神时间各地不一。有在元宵节前的,也有元宵节后,还有在元宵节当天的。辽宁《安东县志》载:“初二日,黄昏时就先祖位前焚香楮,奠酒叩拜,遂撤供馔,鸣爆竹,谓之‘送神’。亦有夜半及三日黎明送神者。”[90]《吉林新志》:“三日,送神。是夕,家长率家属在宗谱前焚香纸叩拜后,谓祖宗曰:‘老爹!老母!过完年啦!回去罢!过年再来家罢!’语毕,提灯携纸、酒出至屯西十字路口,焚纸叩拜而返,是曰‘送神’。盖送祖宗还墓也。”[91]在黑龙江安达县,初二送神。“二日薄暮时,焚香楮,送祖先归去,曰‘送神’;亦煮饺子,名曰‘送神饺子’。”[92]安徽宿松县,三日、四日,要送走祖先,“士民各就本业”[93]。在甘肃静宁,三日,撤祖先奠,夜间在门外烧香、酹酒,叫做“送家亲”。吉林梨树县,在初五晚间,“焚香奠酒,敬礼跪拜,名曰‘送神’。”[94]在山东临清,也是初五送家堂。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来,只等三声大炮一响,全族男人就带着香纸鞭炮集合一起,排着队伍去上坟,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再焚香纸叩头,喊着:“爷爷奶奶,到家了!”在东北,多是初六日送神。据《关东岁时风俗论》[95],初六一大早,油盐店、干果店及绸缎店的掌柜们就带着伙计向“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上香嗑头,然后将神码、香根等请到当街,放在芝麻秆、松木枝架上焚烧,叫做送神。送神亦有在元宵节当日或节后的。

  六、老鼠娶亲

  老鼠娶亲或鼠婚俗信,是一种主要以敬鼠、媚鼠为手段,以禳鼠害以求平安为目的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流行相当广泛,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中南、华北等农业区以及西北等鼠患严重的地区更加盛行。但是各地举行的日子并不完全相同,主要集中在腊月二十三到来年的二月二之间。

  在山东莒县,初二晚要早睡觉,因为这天是当地老鼠娶媳妇的日子,儿童看见了不吉利。在台湾基隆,俗信初三晚上老鼠娶亲,故而要在家中撒上盐、米之类,叫做“老鼠分钱”,并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防碍老鼠的亲事。在安徽桐城,七日晚要把米和花放在妇女的旧鞋子中以嫁鼠。在安徽宁国县,也是初七夜里将糕饵簪花等物放到黑暗处,叫做“遣鼠嫁”,俗信若嫁出去,当年一年里,物什都不会被老鼠咬破。

  山西、陕西、内蒙古一带多以正月初十日为老鼠娶亲的日子。如山西左云县,初十日“各家于米缸面瓮下烧香燃灯,谓之‘照鼠耗’”。[96]平遥,初十日“以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97]沁源,初十日夜,俗传鼠娶妇,设灯于屋隅墙角,并焚香楮。武乡“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在内蒙古归绥,初十日,也要等夜深人静时,于暗处燃灯设祭,叫做“鼠娶妇”。据内蒙古《丰镇厅志》:“初十日,名‘十指’。忌凿炭,忌针黹。至晚,逐家在室暗处点灯焚香,俗名‘鼠娶妇’。”[98]在陕西渭南,十日,叫“鼠嫁”。十一日,夜不张灯,十二日,厨不动刀,称为“鼠忌”。在陕西米脂,初十日老鼠嫁女,晚上,人家一般将食物撒到屋角,叫做“为老鼠撒路”。

  在河北一些地方,十二日,俗称“鼠娶妇”。这天,民间忌用剪。有些人则扮演老鼠娶亲,鼓吹亲迎,游行娱乐。在陕西宜川,亦以十二日为老鼠嫁女节,晚间小孩子聚集在石磨旁边,听老鼠嫁女。

  也有正月十四日嫁鼠的,比如四川内江即如此,这天妇女多不事女红。

  除了嫁鼠以外,一些地方还有其他的驱虫习俗,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山西《保德州志》,“六日爆豆,云逐蝇”[99]。又如在安徽桐城,七日晚将盐撒入火笼中,令其噼啪作响,叫做“炒杂虫”。并以竹篙驱赶鼠狼。

  七、开业

  春节过后,士农工商学都就要陆陆续续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无论是清季、民国时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的公职人员和学生春节都要放假,假期期满,就要开始工作和学习。而其他人等则往往依照各地传统的习俗规则行事,或元宵节前,或元宵节后,没有一定之规。在贵州独山、四川合江等地,初三日在门外焚香宰牲,叫做“烧财门纸”,俗话说:“初三烧了门前纸,各人出去寻生理。”在贵阳,过了初九,商店就在门前贴上“开张鸿发”的红纸条而开始继续营业了。

  在各种开业中,商人开市往往有隆重的仪式,尤令人注目。

  在南方,商人开市多于初五日进行。这在浙江定海县,叫做“开假”。在台湾基隆,五日,俗称为“隔开”。这天,商店开市,街头悬挂灯彩,锣鼓喧闹,到处爆竹声,一切恢复正常。北方商家开市则多选择初六日。吉林《铁岭县志》载:“初六日,农家即于是日工作,工商各户亦于是日开始营业。市廛商号当黎明时,执事者各率其柜伙在财神位前焚香行礼,燃放鞭炮,曰‘开市’。旋衣冠齐楚,至各商号,互相致贺曰开市大吉。”[100]在北京,初六日俗称“小开市”,是一般店铺开业的日子。这天早上要先送神,燃放鞭炮,表示年禧结束。在鞭炮声中,伙计们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叫做“响响当当,大吉大利”,在热烈的气氛中,店铺打开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喜,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

  但是在一些地方,初六日开市并非意味着全面营业,比如在锦县,虽然这天也要启市门,互相拜贺,但拜贺之后,各商号仍然闭关休息,直到正月十七才恢复正常。又也往往只是开市二三个小时。在黑龙江宾县,亦是初六日开市,但在十五之前,都只营业半天。

  在开市之前或开市当天,还要确定下伙计的去留,这在全国都相当普遍。在辽宁锦西,初六日这天定柜伙去留,叫做“拨劳金”。在吉林桦甸,一些商家要设“功成宴”,以定用人之去留及劳薪之多少。 在北京,当家的往往在开市前的初四、初五日设宴,叫做“说官话”。这顿晚宴十分丰盛,有酒有菜,酒后照例是吃包子。席间,当家的首先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吃过几口酒菜后,便要宣布新的一年人事安排。如果要辞退伙计,等包子端上来后,当家的就亲自给他夹一个包子,所以这顿饭又俗名“吃滚蛋包子”。在江苏苏州,初五日开市,只营业半天。开市前,商家和伙计要先拜财神。如果不让哪一个伙计拜财神,就意味着他被辞退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舒乙:找回那些丢失的“年味儿”
下一条: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刘德增 刘天佐]“剃头”何以“死舅”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