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
——以彝族史诗研究中的“文本迻录”为例(下)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9-16 | 点击数:25709
 

 48 经再三考虑,我们借用大家都不陌生的英文的format一词来作为这一概念的外语对应表述。作为名词,它具有以下几种语义:1)以大纲指定产品组织和安排方面的计划;2)开本出版物的版式或开本;3)格式,用于储存或显示的数据安排;4)获得这种安排的方法。作为动词讲,则有:1)(按一定的形式或规格制作)的设计或安排;2)为…格式将(磁盘等)分成标好的若干区域使每个区域都能储存数据;3)格式化决定用于储存或显示的(数据)安排等。“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后的文本,用英文表述大致相当于formatted text beyond tradition rules of oral narratives。同时,在批评观照方式上,则多少取义于“电脑硬盘格式化”的工作步骤及其“指令”下的“从‘新’开始”:1)在选择硬盘模式,创建主DOS分区、逻辑驱动器,设置活动分区,甚或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乃至显示分区信息等过程中,皆取决于操作者的指令;2)还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愿望进行高级格式化或低级格式化的选择;3)此后就要为这个“新”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文本分析方法)和应用软件(文本阐释及其对理论的运用)。4)硬盘格式化必然要对硬盘扇区、磁道进行反复的读写操作,所以会对硬盘有一定的损伤,甚至会有丢失分区和数据簇、丛的危险。考虑到这是大家都熟悉的的道理,我们便采用了这一外语的对应方式。

49 本文在此要特别提出“著作权的归还”问题,倡议在今后的民俗学文本制作中,必须将传承人诸如史诗演述人、故事讲述人、歌手、艺人等的真实姓名(如果本人不反对)直接反映在相应的印刷文本的“封面”上,同时要尽可能多地附上其他有关传承人的信息,不能以其它方式比如“后记”之类来取而代之。也就是说,表演者与记录者应该共享同一项“著作权”,而且表演者应该成为“第一著作者”。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民间文学的著作权”问题,这一讨论确实关乎到许多长期被忽略不计的重要问题。

50 鉴于本文的写作宗旨无涉于文本分析,故在学术史讨论中仅针对史诗文本的搜集、整理、翻译而言,不更多地联系相关的研究情况。而基于史诗译本《勒俄特依》(含1978年的内部资料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详见本文附录中的《有关〈勒俄特依〉的研究论文目录》。

51 Dennis Tedlock, "On the Translation of Style in Oral Narrativ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84 (1971):114~15.

52 罗曲、李文华:《彝族民间文艺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不知何故,该著没有提到任何一部史诗作品,而将史诗作品全部“溶入”到各类神话之中。

53 原载《民间文学》1957年6月号和1960年5月号。

54 刘魁立:《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原载于《民间文学》1960年5月号。引自《刘魁立民俗学论集》,第18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5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第335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 钟敬文:《序〈素园集〉》,引自马学良《素园集》,第4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原文分为三期连载于《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及2004年第1-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民俗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相关链接
·林继富:《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沈卫荣]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
·[刘一皋]社会调查及学术研究的态度·[纳钦]从传说到信仰:一个蒙古村落民间叙事传统的文化运行
·[陆扬]学术语境的“当时性”与近代中国的书评传统 ·[施康强]愧对乡邦先贤
·[李琳]中国古代英雄诞生故事与民间叙事传统·[施爱东]不宜过度提倡学术创新
·[陈岗龙]《英雄史诗的起源》中文译本的翻译错误·[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后记·[陈金文]树立学术批评的科学意识
·[施爱东]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批评
·[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简史·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省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施爱东]民间文学的“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 ·博士学位论文: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