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富晓星 张有春]人类学视野中的临终关怀
  作者:富晓星 张有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19 | 点击数:16436
 

 

内容提要:现代意义上临终关怀的重点是以控制症状为主,护理照料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在以医学为主角的临终关怀服务团队中,渐渐渗透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视角。实质上,在临终关怀尚未制度化时,人文社会科学就已切入迷一领域的研究,而且并未将问题意识局限在量化的临终阶段①,而是延展至疾病、生死、制度、秩序、习俗、仪式等最重要的社会表象,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组织与结构及其相配合的社会人格、族群心理和集体情感等层面。人类学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临终关怀;死亡;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9-0115-09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昂贵、慢性病增多、人们对有尊严死亡的关注等社会发展过程中种种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要求迅速增加。何为临终关怀呢?临终关怀是由英文Hospice转译而来,其原意为“收容院”、“救济院”、为僧侣所设的“招待所”、“安息所”等②。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事业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之后传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挪威等西方国家和地区,并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③。各个国家和地区针对身患绝症的临终病人(以治愈为导向的治疗不再有效)的护理原则和实践会有分疏,但共同遵循的关键词有:疼痛控制、舒缓疗护、心理支持;也可以说,临终关怀是一个现代名词,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学问与实践。
生理学意义上关于死亡的界定让我们熟知了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脑死亡(brain death)和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等,这些术语所涵摄的关于死亡的意义均是生命体征的测定,这种标准化的死亡的界定如今通行于医学科学覆盖的每一个角落。如从社会科学角度认识死亡问题,则因其范围广阔、含义深远而难于归纳。因为宏观上,死亡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美感经验、人伦道德等各个层面,微观上要虑及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因此诸学科均从本学科角度对死亡做出形而上的概括和总结。
 
二、传统人类学研究死亡问题的理论取向
 
人类学从诞生之初,就有志于在跨文化的情境中体悟地方哲学与集体情怀,从观察到的事务中抽象出一套规则并上升至理论,以解释跨文化族群的社会行为。对于死亡的认知,传统人类学更善于考察非西方的海岛社会、部落社会和乡民社会的临终及死亡过程;或者用当代话语来说,考察在西方医学科学尚未覆盖、覆盖之前(现代医学诞生于18世纪末)或是已经覆盖但辐射力不够强大的地方,不同地域、不同族群早已发展并优先认同的本土生命体认系统。比如从总体和主流上看,强调死亡的为他性、社会性和伦理意义是包括中国传统死亡哲学在内的整个东方死亡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强调死亡的个体性、属我性和不可替代性则是包括中世纪基督教死亡哲学在内的西方死亡哲学诸多形态的一项共同特征④。因此,由于文化多样性而引发的死亡认知的差异性/多维性在人类学家遍布广泛的田野工作中得以展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翀炜 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下一条: ·[张辉]文体即意义?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隋丽 刘玉娟]神圣与世俗之间:杨候村两场葬礼的分析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龙晓添]世代生成式“死亡教育”的展演、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