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福田亚细男 施爱东]民俗学在国际与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
——对话福田亚细男
  作者:福田亚细男 施爱东   译者:彭伟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4-06 | 点击数:12698
 

[原编者按] 福田亚细男先生,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历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新潟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等职,现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福田先生是日本“二十世纪民俗学”的代表,批判性地继承了“柳田民俗学”,所提出的“地域民俗论”“村落社会论”等具有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先生组织的中国调查项目历时二十年,对于中日民俗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在日访学期间,于2010年9月3日对福田亚细男先生进行专访,旨在加深两国民俗学界的相互理解,本刊特配发福田先生的新作以飨读者。今后,还将不定期刊载对海外民俗学名家的学术专访,敬请留意。

[作者简介] 福田亚细男,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彭伟文,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讲师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15年第3期)


[ 阅读全文可继续浏览→ 或下载PDF附件 ↓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孔飞力谈中华帝国晚期的国家与社会
下一条: ·王明珂谈人类“村寨”中的女巫恐惧
   相关链接
·[李佳益]民俗学史中的性别维度·[黎志]阿梅里科·帕雷德斯与美国民俗学表演转向
·[贾琛]制度下乡与民俗研究新方向·[吉牛乌各]我国民俗学的本土传统与理论追求
·[胡洋]现代民俗学表理论方法的回顾与反思·[贺少雅]生活的发现:笔记的民俗学研究
·[何卫东]全球化与本土化视域下京族体育文化的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何世华]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构建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结合长春市实际)
·[韩雪春]民、俗、村落:民俗学流动研究新探·[高继显]城市民俗学视角下的夜市文化研究
·[党佳丽]超越结构主义:“白氏郎传说”的在地化实践与民俗学方法论反思·庆祝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2025年10月17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7-8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5-6月受理)
·首届“中原民俗学论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成立仪式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2期活动预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