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144期)
目 录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
|
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
——40年民间信仰研究及其范式述评
|
王霄冰 王玉冰 |
5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热点回顾与现状反思 |
祝鹏程 |
21 |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基于民俗学者深度访谈与文献对读研究 |
王德刚 |
33 |
中国城市艺术节研究反思与展望 |
刘晓 |
50 |
|
|
|
非遗论坛 |
|
|
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
李牧 |
57 |
另一种生活技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生活逻辑 |
韩顺法 刘 倩 |
70 |
“能织牡丹见奇功”:曹州绳编的文化研究 |
周臻 |
79 |
“故乡”的文化遗产与观光资源化
——以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的“茅葺之乡”为中心 |
[日]中井治郎著 郭海红译 |
88 |
|
|
|
民间文学 |
|
|
中国鼠婚故事研究90年 |
朱婧薇 |
99 |
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 |
高艳芳 |
109 |
传统智趣与当代表述:基于绍兴师爷故事活化实践的考察 |
梁珊珊 陈勤建 |
118 |
|
|
|
田野报告 |
|
|
“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
——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 |
陆薇薇 [日]菅丰 |
126 |
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
——以一个珠三角村庄为例 |
李翠玲 |
136 |
礼俗互动视角下的当代宗族建构现象分析
——鲁中大窎桥村王氏宗族考察 |
周连华 |
14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