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遗产》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遗产》

《遗产》 :第九辑目录
  作者:南方科技大学《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6-25 | 点击数:3022
 

《遗产》第九辑
目 录  


·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在汇编拉美音乐中生产的非裔秘鲁音乐 [秘鲁] 罗德里戈·乔卡诺 文 张举文 译 3
从文化区隔到文化共享:对泰国华人族群本头公信仰符号多重表征的再思考 王会莹 [泰]蒲娃妮 27
以传统之名的本土博物馆实践:博茨瓦纳的年龄组与少年戏班 陈亮 [博茨瓦纳]莫水 53
     
·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社区影像的民族实践
———摩梭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承
郭佳 75
立足当下的城市生活之学:今和次郎的考现学研究 韦苑 程亮 96
聆听古都的复调: 在历史和当下之间 雷雨生 120
韩国文化财委员会制度的发展、运营及改革 高静 138
     
·建筑与工业遗产·    
基础设施遗产视角下的东深供水工程历史风貌研究
———以深圳特区早期水库风貌区为例
肖靖 潘媛媛 周懿宇 顾蓓蓓 温克寒 163
试论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 毕洋 夏保国 193
闽南松洲畬村陈元光与陈珦叙事及建筑考实 刘涛 211
     
·历史文化与遗产·    
诸神之冠
———北京纸马上的冠饰与民间的神灵系统
李明洁 池文汇 231
明清仿西洋双钮炮研究 刘鸿亮 戚鑫 龚一闻 267
     
·茶与遗产专栏·    
从祈福仪式到现代商业习俗
———“奉茶”民俗的商业展演、跨界与流转
马俊红 311
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茶
———从茶课与社会记忆探究茶的文化意义
侯莹坤 335
三种 “茶酒论”之茶史略论 杨海潮 350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遗产》 :第八辑目录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
·[周腾]从故事到非遗:苕瓜打金牛传说的地方实践探颐·[周嘉]运河地名的历史制作
·[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张群群 陈晶晶]文化遗产治理共同体的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
·[姚慧]黄河流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姚航]都市民俗的“再嵌入”及其调适:非遗的“异地落户”现象研究
·[熊睿]基层遗产实践:县级饮食类非遗项目申报策略评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王晓葵]遗产研究与现代生活方式构建·[王翘楚]“网红旅游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品牌互构实践探究
·[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王东 蒋楠]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