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以泸沽湖地区摩梭非遗馆为例
赵经纬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摘 要:作为新博物馆运动重要组织形式的社区博物馆是基层博物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梭非遗馆的案例揭示了,社区博物馆功能的建构本质上是空间关系的再生产。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复杂背景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诉求日趋多元化,从传统文化展示空间转变为经营性社会文化机构。在社区博物馆功能建构的过程中,博物馆自身的物质空间被不断重塑,生活空间被逐步博物馆化,进而完成从“家”向“博物馆”的转型。与此同时,社区也在居民的参与下卷入了博物馆的空间逻辑,在文化活动向村落空间延展的过程中被博物馆化。博物馆功能的辐射重塑了社区的空间关系,形成了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圈层,使博物馆从“边缘地带”转变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村民能否成为参与其中的部分,往往受到博物馆所有者与参与者亲属关系远近和互惠稳定程度的影响。而博物馆叙事权与决定权的集中也造成了社区博物馆潜在的公共性危机。
关键词: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功能建构;空间实践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