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代表大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提要
  作者:CFS 秘书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2-07-15 | 点击数:50420
 

J

民间文学与宗教人类社会学科之综摄
——台湾保生大帝地域性传说之变异探析
台湾东华大学兼任讲师暨博士生  简齐儒

  民间文学是先民智能的流露,其中含括着丰富的社群地域色彩,和传统社会民俗背景,负载着地域性的乡间特色。是故新时期民间文学研究,除了探究故事结构学之母题分析外,更是综摄着与各学科之间之交流,进一步索析民间文学蕴含之宗教人类社会学意涵,以跨学科整合研究为趋势,而台湾保生大帝传说便显现出这样的特性。
  保生大帝是台湾民间宗教信仰里主要敬奉的神明之一,神明宗教信仰的兴盛流行,通常都存在着许多关于神灵的传说,传道者或是信徒利用传说来宣传或强化信奉的意愿与虔诚,也就是传说常是加强信仰的「载体」。
  这些地域性浓厚的传说,各自展现出丰富多元的崇拜生态,形成信仰的符码,被宣教者与信众反复运用。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符应着从「成人之道」(医德)到「成神之道」(救世)之宗教英雄传说的原型模式,在传统福建的大道公传说基础上,又加入台湾色彩的宗教信仰特色。笔者运用田野采录方式,在科学记录文本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追问台湾各地大道公传说呈现出不同文化生态、史地特质的原因。
  本文将针对大道公传说及宗教社会交流关系进行多学科之解读,探究台湾各地的大道公庙宇信仰社群是如何发展出变异传说,除了地方时空的结合外,也透露出台湾各地信仰生态,深入探索地区化心理特质。这些传说之间除了变异性的流传外,也同构型地反映着信仰的趋势,以及与社群人类学之交融。而在传说流传过程中,牵涉到的神、人(宣教者、信众、灵媒)、仪式行为之间的宗教学关系,是如何透过传说灵力来互证信仰的诚信,其宗教心理是如何有机地复合于传说里头的,传说是如何深化进入民间认同,混合的再回馈到信仰本身…等等,本文将处理这些课题,将台湾大道公信仰宗教传说的基本雷同之处与歧异观点,清楚分析出不同地域性的宗教传说,与其它社会文化因素伴随的情形,以期达到多学科之现代民俗学研究新视角。


民俗文化与生态系统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江帆

  人类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思维观念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环境,并主导和制约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对于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社会民众能否树立一种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构建一种健康、环保的现代生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环节之一。从生态学的视野对民俗文化进行观照,是当代的民俗学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可以使我们从中发现一些长久以来所忽视、然而却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学术课题。本文即是从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现代生态学的整体论自然观,以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生态位”视角,对民俗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关联进行了论析。在对民俗文化及其生态意义的探究中,对人类的生存活动及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当代性的反思。明确提出: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已经别无选择地面临着“民俗价值观重构”这一重要问题。
  “民俗价值观重构”的前提是要树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即生态“大自我”的环境整体主义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民俗价值观重构,主要体现于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前,人类如何尽快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建构起健康而又环保的民俗生活新模式。如:倡行 “简朴而舒适的生活”;倡行“适度消费”以及“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摈弃奢华与挥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从而构建一种与自然界相生相谐、有利于生态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民俗”模式。


当代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思考
苏州民俗博物馆 金煦

  一、民间文学的嬗变
  1、历史的回顾,解放以来我们坚持的十六字方针和“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今天是否仍适用。有没有根本变化?
  2、“劳动人民口头文学”这一概念,是否因时代、社会等变化而逐步改变或消失?
  3、民间文学的散文部分等传统的东西,因为人的新陈代谢,活的口述的东西越来越少,代之以文字传播的新故事,现在我们称为民间文学的东西,还能叫“口头文学”吗?
  4、民间文学的嬗变说明些什么?新世纪民间文学根本任务是什么?民间文学的工作重点应向什么方向倾斜?
  二、民俗学的兴起
  1、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应该是同一母体。
  2、民俗学如何为当前的人民社会生活服务?民俗学和人类学有什么区别?
  3、关于新风新俗问题,风和俗如何区分?民俗的继承发展规律是什么?融合外来的东西,能否成俗?
  4、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一大批民俗博物馆,如何评价,前途如何?民俗博物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5、民俗学在新时期的方向和任务是什么?地方民俗学会如何生存发展?它应该依附在什么单位?

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金泽

  民间信仰在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基本定位,涉及到宗教类型的结构范畴;涉及到它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它与氏族—部落宗教和民族—国家宗教的关系,它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之“散”的路径形成横竖二条线的交叉。从纵向的角度说,民间信仰由原生性宗教演变而来,再变为民俗,在宗教的观念、情感、行为和组织四个要素方面,宗教性越来越少,越来越“俗”化。从横向的角度看,新的造神运动中虽有许多荒唐的产物,但明显地沿着将原有的自然神灵人格化的道路继续推进,没有人格化的将其人格化,已经人格化的再来一次或多次的英雄人物化或历史人物化。此外,这种人格化的造神运动的发展还反映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趋势。民间信仰是自发产生的,但却不是“自然地”存在的,它会受到来自“大传统”的影响,它会为某些宗教家在特定情境中开创新宗教时提供精神的土壤。天时地利人和乃是各种不同因素的特定组合,不同因素的互动造成民间信仰在聚合成新的民间宗教时有着不同的取向。而取向不同,也就有了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宗教与“大传统”的不同关联,也就有了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宗教的不同的发展路数和命运。概而言之,研究的视角至少有三个:一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宗教取向”;二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政治取向”;三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整合取向”。处在社会转型期中的现代中国,无论从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的作用模式,还是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关注和研究民间信仰的演变动向以及相关的应对方略,都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K
 

社会经济的转型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转化
兰州大学中文系 柯杨

  一、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转化
  当前我国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迅速过渡,从长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剧转型。许多产生于数千年来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民俗文化,正处于变异或消亡的过程中,我们正面对空前的两难选择。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原初性质,总是和大自然保持着和谐一致,构筑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的最佳生存环境,造就了人性的善良与淳朴,培育了中华民族从“尽人之性”扩大到“尽物之性”的良好道德风尚。然而,在我们国家努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却备受藐视和排斥,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疏忽,也可说是一种不幸。值得庆幸的是在社会转型条件下,一部分民间传统文化也有所转化和创新,并非全面处于崩溃的状态,如“唐装”的火爆和“中国结”的走俏等就是实例。民间传统文化为适应市场经济而出现的转化与创新的新形势,必然迫使我们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关注变革,开拓思路,甚至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民俗文化的转化与民俗学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转化,是世界各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共性规律,但转化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最善于通过“解释”继承和吸纳中外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其转化机制主要表现为综合、吸收、融汇和在继承中的累进。面对传统文化在新时期转化的事实,民俗学家们不能不思考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亦即民俗学学科建设能不能与我国社会发展同步,从而发挥它应有的学术价值的问题。
  贴近现实需求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治学观念的束缚,进入新的视域;而更新了观念之后的研究,必然会有重大的发现和突破。最成熟的东西,或许就是将要被超越的东西,而一些最有生命力的创见,恰恰就孕育在那些与现实同步发展的“不成熟的”片言只语和众说纷纭之中。

 

历史文化名城及其遗存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西安市雁塔文物保管所 孔正一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调整后,短短二十多年间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大发展"浪潮推动之下,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则成为经济发展高速路的"枢纽"。城市适应于现代化经济模式的各种配套功能,必然导致这个旧"机体"多方位的"肢解"和"重组",从而诞生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都市。城市的改造无可非议,我们的失误是我们只顾了"前进",而忽视了过去,丢弃了我们自己的"由来"和延续的"记忆"。关于西安古都特色的塑造,我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眼着手:
  其一、城市空间规划结构。有根据地再现唐代某些商肆里坊的生活场影;并应从区域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当时京辅地区在宗教、郊游、节令活动方面与都城的功能耦合关系。 其二、大遗址的保护和有限开发。建设周、秦、汉唐遗址公园,并创建"丝绸之路"主题园区,展示西安古都形象和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其三、历史街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从建筑物的总体形象轮廓到历史环境地段的文化氛围,都应该地道正宗,使其成为古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四、城市视廊与边界。城市视廊设计应强调城市的入门景与主要轴线街区的古文化感应效果,城市边界则要保护西安山水景观的视域,展现西安的地理区位特点。
  其五、城乡传统民俗。包括都城民俗和关中农村民俗两大块。其六、城市生态环境。争取能部分再现唐代长安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的格局和特色,在一些庙宇、宫殿、著名宅第遗址地区,修复重现古代的园林精品。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在现代西安城市形象中的古都特色,对西安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等要素虽未提及,但将这些要素与古都特色的耦合关系已作为前提条件考虑在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