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代表大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提要
  作者:CFS 秘书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2-07-15 | 点击数:51314
 

T


关于新时期筵席改革与民俗学的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 唐梓桑

  一、 问题的提出
  自1993年中国烹饪协会等社会团体发出筵席改革的倡议以来,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响应,新型的经营方式和就餐方式开始受到关注。筵席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不理想。需要在全社会倡导新的饮食理念。这不仅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交往、养生健康的方方面面,而且关系到社会民俗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 筵席的历史及其功能
  三、 新时期筵席改革呼唤民俗学:(1) 筵席改革关键是民俗理念的更新。(2) 约定俗成是民俗事象存在的原动力和生命力。(3) 筵席改革是移风易俗的系统工程,民俗学界要深入研究,倡导推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功能。(4) 要重视民众的参与性,把筵席改革深入人心,寓新民俗于新文化娱乐中。烹饪界要高境界地改革经营理念,推出新的筵宴程式,促进经营。
  四、 结语


学科定位与民俗学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 陶思炎

  中国民俗学事业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理论探索、专题研究、人才培养、应用开发、乡土教育、编辑出版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界所瞩目。不过,民俗学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在自身学科的建设上,还处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
  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不仅是学术分类的理论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它的现实发展和未来命运。近几年,民俗学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摇来晃去,“定位”的任务尚未最后完成。民俗学曾附丽于作为“文学”二级学科的“民间文学”,后又归于“社会学”下,成为与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并列的二级学科;现又从“社会学”分离出去,或云回归“文学”类,或云成为“民族问题研究”下的支系。民俗学的地位未定,既反映了决策者们的认识含混,也透露出其自身属性的复杂。
  其实,“民俗学”可与“民间文学”在学科分类上分离,而在研究上交叉。“民俗学”归于“社会学”是比较正确的选择,而“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二级学科也天经地义。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单一的,而研究对象本是自然的、复杂的,因此,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走交叉综合的道路,这同定位何处关系不大。然而,“名分”也不可小看,“定位”使对象有一个“原点”和“终点”,否则始终是一个漂泊不定的目标。
  民俗学与多学科间存在边缘关系,这正是它在学科定位中游移不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学术界对它缺乏正确判断或有意无意带上某种轻视与偏见,也使它在学科格局中像皮球一样地滚来滚去。为此,民俗学者除了潜心研究,完善民俗学的学科体系外,也应扩大实践应用,提高民俗学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同时,在学科分类上,呼吁有关决策部门广泛听取民俗学者的意见,不能由少数所谓“专家”代谋,以免学科编目不断出现今是昨非式的自嘲现象。


《木犁》——红山裕村传统农具之一
山东省枣庄市 田传江

  木犁又叫“犁子”、“耕犁”。是用牛为主的畜力作牵引的农具。主要犁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红山峪村出现了铁犁,为使二者区分,才把一直使用的耕犁称为木犁。目前木犁几近消失。
  木犁由“犁本”、“犁勾”、“犁铧”、“犁箭”、“犁底”、“犁迁”、和“牛套“等组成;木犁的制作大都由半专业和业余来完成;木犁的使用由扶犁手,套三头牛进行。三头牛有“领墒牛”、“配墒牛”和“拉单牛”;耕地:绞耕、熟耕、扶地瓜埂、耕晒垡等;俗语:抗膀子、晒垡、墒沟、牛、牛脾气、二牛种、老牛大憋气、打马摸了牛、到老砍不出犁塞来、使不动牛摔梭头、放犁子不拉回头看熊、闹套、乱套、号牛、使号等;谜语:扁扁树、扁扁柴、扁扁树上挂银牌等;歇后语:买犁铧没妈妈顶子——避不住等。
  个例:内兄家的犁和牛 传说:牛犊复仇故事
  木犁在我国早有记载,如《诗经》。工具又是原始历史学家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高度赞扬摩尔根在原始历史学上的成就,指出“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迈进开始于铁矿的冶炼”,“首先,我们在这里初步看到了带有铁铧的用家畜拉的耕犁”,“其次,我们也看到,清除森林使之变为耕地和牧场,如果没有铁斧和铁锹,也是不可能大规模进行的”。由此可见,研究传统农具这些民俗器物,对了解社会的进步是多么重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