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张勃]唐人的年节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4 | 点击数:24274
 
二、 唐人的元日生活
 
新年的第一天,唐人多称为元日,亦有称作正旦、元朔、岁日、正朝、岁旦、新正的。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元日也备受重视。人们同样在既定的习俗框架下过着自己的节日生活。
㈠ 宴会
在元日,合家团圆,人们往往设家宴庆祝新年到来。同时,亲朋好友也往往设置宴会,共度佳节。这种宴会在唐都长安要持续很长时间:“长安市里风俗,每至元日以后,递余食相邀,号为传座”。[47]
宴会上饮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特别讲究年龄大小,一定是年少者先饮,年老者后饮。因为元日饮酒讲究年齿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思考,所以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往往多将元日饮酒的情景写入诗篇,借以表达那无以遣去的向死而生的悲哀。顾况的《岁日作》写道:“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48]裴夷直的《戏唐仁烈》写道:“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49]方干的《元日》写道:“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50]大约唐人是很遵守这一年龄从小到大前后饮酒的习俗规制的,所以,同年出生的刘禹锡与白居易就遇到了点小麻烦,白居易在《新岁赠梦得》中曾经发出了“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51]的疑问,而当白居易到刘禹锡家中贺年刘设宴招待时,二人在谁先饮酒上就不得不有一番互相辞让,刘禹锡在《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中描写了“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52]的情景。
㈡ 饮食
在唐代,元日已经有了特定的饮食习惯。在饮品方面,屠苏酒当是非常普遍的。上文已述,此不赘及。在食品方面,各地并非一致,但多求新奇,从而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比如“洛阳人家正旦造丝鸡、葛燕、粉荔枝”[53]享用。关中一带,大约馄饨是较为普遍的,圆仁记长安资圣寺中过新年,僧人也要吃馄饨。[54]《太平广记》记载的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也向我们传递了元日吃馄饨的信息。
 
李宗回者,有文词,应进士举。曽与一客自洛至关,客云:“吾能先知人饮馔,毫厘不失。”临正旦,一日将往华阴县,县令与李公旧知,先遣书报,李公谓客曰:“岁节,人家皆有异馔,况县令与我旧知。看明日到何物吃?”客抚掌曰:“大哥与公各饮一盏椒葱酒,食五般馄饨,不得饭吃。”李公亦未信。及到华阴县,县令传语遣鞍马驮乘店中安下,请二人就县相见,喜曰:“二贤冲寒,且速暖两大盏酒来,着椒葱。”良久台盘到,有一小奴与县令耳语。令曰:“总煮来。”谓二客曰:“某有一女子,年七八岁,常言何不令我勾当家事,某昨恼渠,遣检校作岁饭食。适来云有五般馄饨,问煮那盘,某云总煮来。”逡巡以大椀盛,二客食尽。忽有佐吏从外走,云:“敕使到,旧例合迎。”县令惊,忙揖二客,鞭马而去。客遂出,欲就店终飡,其仆者已归,结束先发,已行数里,二人大笑,相与登途,竟不得饮吃。异哉,饮啄之分也![55]
 
这篇文字中还提到了椒葱酒,大约是当地的节令饮品。
苏州则时兴春盘和胶牙饧,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的白居易,在苏州阖家团圆的家宴席上,就不仅喝了蓝尾酒,还享用了这两种食品。[56]扬州的除饭夜晚的街店之内,“百种饭食异常弥满”,[57]想必元日的食品亦应花样繁多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 ·北京:第11届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
   相关链接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刘晓峰]怪异与边界——对唐人小说中边界与秩序的个案分析·[涂俊]民间美术在传统年节中的作用及文化产业发展
·[赵世瑜]历史民俗学·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
·文化为民春满园·[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熊明:《唐人小说与民俗意象研究》·[彭伟文]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
·[许辉]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汉唐风土记·[吴钩]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
·[萧放]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刘晓峰]保护传统年节的地域特色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张勃]再次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
·[龙晓添]“历史”研究路径探讨·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台湾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生命礼俗 (网易公开课)·[李铁晓]说唱版《清明上河图》:明代乐王陈铎和他的《滑稽余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