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招扬]谚语:传统文化传承的民间载体
  作者:黄招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20 | 点击数:11365
 

  (二)民族性转化

  民间谚语的口传性特征,决定了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同样的思想和内容,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范围内传承,势必进行相应的民族性转化。其无论从语言风格和表述内容上都会融入当地民族的特色,即用民族特有的事物、特定的方言、乡音来讲特定的谚语,通过建构一种文化认同感,让谚语在本民族范围内就能被认可和接受。正如谚语“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谚语在对文化进行民族性转化过程中,也在其中植根了各地“风土”,其中涵盖乡土乡俗、乡人乡情以及地方方言等方面。在中国的各地地方志中,谚语往往收录在“风俗”这一篇章中,这一现象也充分表明了谚语的民族性特色,同时也印证了谚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民族性转化的传承方式。

  例如,作为“马上的民族”哈萨克族,在创造和传承谚语的时候,也将本民族的自豪感融入其中,因此,关于马和以马为意象的谚语就特别多,俗称马谚。“马儿东转西转,离不开拴马桩;男儿走南闯北,迟早要回家乡”、“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而“土”则是农耕文化的图腾,以农为本的民族则创造出无数与“土”有关的谚语,“农是百行本,万物土中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地犁三尺深,黄土变成金”、“抬头求人,不如低头求土”。维吾尔族男子的传统服装是袷袢,谚语中常常用它来泛指衣服。例如“生虱子的气,竞把袷袢扔火里”、“袷袢新的好,朋友老的好”;藏族谚语“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等。汉谚的农业文化气息,哈萨克族谚语的游牧情怀,藏族谚语里透出的浓浓酥油香等,只有打上民族烙印的谚语才能被人们世代相传。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结构的重要因素。谚语在表达上也体现出了各地方言的特殊性。以上海话为例,上海人说“不”为“勿”,“你”用“侬”,“时候”用“辰光”等,这些地方特色在上海当地的谚语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起早勿忙,种早勿荒;

  勿识字有饭吃,勿识人头饿煞;

  千沙沙,拜菩萨,菩萨话侬矮答答;

  侬会往南逃,我会朝北套;

  有抲鱼辰光,就有晒网辰光。

四、谚语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流变,都受其当下的时代背景所影响,民间谚语也不例外。谚语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都是广大人民,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其思维方式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则势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同时,也只有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谚语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具有流通性。因此,在浩瀚“谚海”里,一条谚语往往能折射出一段漫长的时代风貌。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人嫌女人一张纸,女人嫌男人只有死”、“沙子打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饿死不离乡,病死不离床”、“好鱼不出自家田,好女不出本地方”等反映了封闭守旧,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带有旧时代的文化烙印;而“妇女能顶半边天”、“人要闯,马要放”、“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生儿生囡一色好,生病养老国家保”、“计划生育人人夸,儿女多了样样差。独生子女是枝花,多儿多女累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反映的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当代谚语的流传,虽然不比古时那么普遍,但仍创造了不少反映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应景”谚语。如“要想生意长久好,售后服务不可少”、“花钱容易,挣钱难”、“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枕边的话像蜜罐子,不听也要信一半”等。这些都体现了谚语的时代烙印,其在千年流传中大量新事物、新词语会不断丰富、充实、更新。

  民间谚语是中国文学流落民间的瑰宝。由于它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并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仍能发挥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层文化心理上的导向作用。如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握民间谚语的整体走向,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先进思想的最新民间谚语是当下谚语研究的核心,对于构建先进文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刊载于《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
下一条: ·[杨志新]非遗语境下的回族口头传统保护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