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典藏中的鸡文化:一唱雄鸡天下白
  作者:杨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5 | 点击数:3929
 

  由于“鸡”与“吉”谐音,故中国民俗视鸡为“吉”,谨祝鸡年大吉。

 双雄图(国画)88.5×41厘米1942年

 徐悲鸿 江苏省美术馆藏

 

  雏鸡小鱼(国画)142×41.5厘米1926年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锦鸡竹菊图轴(国画)106.8×47.2厘米

 清 华喦 上海博物馆藏

(篇幅所限,只提供三幅图画,更多图画请参考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02-05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下一条: ·感受文物里的“鸡”文化
   相关链接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
·[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目录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