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远古时期,彝人先民的生存焦虑在于人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大自然蘼常反覆,生活颠顿风险,人们皆以为“鬼劳我以形,”“鬼厄我以遇”,人生坎坷,世路崎岖,皆由不可捉摸的鬼灵和神灵所为。在人的主观能力与客观世界自然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比差相当悬殊的情况下,彝人通过巫术祝咒等有形活动,激发并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与信心,且笃信通过自己的巫术手段可以达到征服自然的目的。这种对巫术、对祝咒语言的信力,反映着彝人早期的原始心态和对客观世界的控制意识。彝人俗信灾祸疾病的产生都是因鬼魂缠绕、凶兆降临、冤愆作祟等原因所致。为五谷丰登、人畜安康,人们就要延请毕摩诵经作法以解各种天灾人祸。大凡咒经一般都诵用于驱鬼禳灾、祛病逐疫、祓污除秽等仪式上,其思想指归都在于驱鬼祈福,其实践方式往往就是通过毕摩之口诵念有着“神语”魔力的咒经,加之具体的与神鬼可以产生“互渗”的仪式行为,便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或防患于未然。 
  病疫和死亡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疾苦,在彝人的观念里,人们遭遇此等不幸,皆为鬼怪所为,在毕摩的宗教活动中便产生了分门别类的咒鬼仪式,反映在经籍经诗中即形成了大量的咒鬼祈祝诗篇。《丝尔寄经》是凉山彝族毕摩在送风湿病鬼(丝尔鬼)仪式上使用的经书,其中的咒经别具特色。经诗一开始是祈请神毕摩和祖毕摩来助咒仪③: 
一声叫朗朗, 
毕摩来赶丝尔鬼, 
四位神毕摩, 
四面八方来, 
来打丝尔鬼。 
觉吐木石地, 
毕阿史拉则, 
来打丝尔鬼; 
格格维良地, 
毕洛维阿则, 
来砍丝尔鬼; 
苏住波良地, 
毕约特斯尼, 
来打丝尔鬼; 
斯嘎泼几地, 
毕黑毕石祖, 
来砍丝尔鬼; 
…… 
维古维勒地, 
吉克奇兹毕, 
来打丝尔鬼; 
…… 
  诗中延请的毕摩皆为历史上或传说中著名的毕摩大师,最后还要请执法毕摩的祖先吉克奇兹毕摩来助法。接着叙述风湿病鬼“丝尔鬼”的来源,并叙述患风湿病的原因。此后便描述森林、大山、河流如诗如画的风景,诱使丝尔鬼离开病人去这些美丽的地方: 
一声叫朗朗, 
丝尔鬼散去, 
快到最高的高山, 
快去最深的深谷。 
一声叫朗朗, 
丝尔鬼消失, 
消失在最美的森林, 
消失在最长的河流。 
…… 
麂子作马骑, 
剪纸当衣穿, 
跟着美丽的蝴蝶, 
伴着盛装的人们, 
春天三月里, 
牧羊到高山, 
丝尔在此散; 
秋天三月里, 
牧羊到高山, 
丝尔在此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