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族艺术》2019年第6期 总第151期 目 录    
    
        
            | 学人治学 |  |  |  
            | “叛师”与知识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历史人类学的探索与反思
 | 覃延佳 | 5 |  
            |  |  |  |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  |  |  
            |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核心概念:幻象、流动幻象与幻象批评 | 王杰 肖琼 | 12 |  
            |  |  |  |  
            | 文化研究 |  |  |  
            | 本土语文学与民间文学 | 王杰文 | 21 |  
            | 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 巴莫曲布嫫 | 29 |  
            |  |  |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 |  |  |  
            | 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 | 张举文 | 38 |  
            | 《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问答、评议与讨论 | 周诗语 张举文等 | 43 |  
            |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以手工艺为中心
 | 徐赣丽 | 50 |  
            | 话语场中的民间艺术:作为商品的泥泥狗在不同语境中的社会生命 | 赵元昊 | 59 |  
            | 消费遗产:想象、情感与浪漫主义 ——评《中国的遗产与浪漫消费》
 | 尹凯 | 71 |  
            |  |  |  |  
            | 工匠文化 |  |  |  
            | 工匠文化变迁中的“同代代沟” ——以当代景德镇手工陶瓷创业青年两个群体为视点
 | 邓文杰 潘天波 | 76 |  
            | 墨子、鲁班工匠形象的分化与转换 | 孙洪伟 | 84 |  
            |  |  |  |  
            | 墓室壁画研究 |  |  |  
            |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与意义 | 汪小洋 | 93 |  
            | 多重祈愿 ——宋金墓葬中的宗教类图像组合
 | 邓 菲 | 103 |  
            | 从早期墓葬佛教图像看飞天艺术母题兴起与佛教初传中国路线 | 王诗晓 | 121 |  
            |  |  |  |  
            | 艺术探索 |  |  |  
            | 从古谱文献遗存窥俗曲发展历程 | 刘晓静 | 135 |  
            | 文化治理的逻辑:广场舞中的碰撞、文化链接与公共行动 | 刘 辉 | 143 |  
            | 明代福建移民与一种假面戏南迁 ——以广东“跳花棚”傀儡戏元素考察为中心
 | 郑苏文 | 152 |  
            |  |  |  |  
            | 艺术人类学名著导读 |  |  |  
            | 盖瑞·法恩《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导读 | 卢文超 | 161 |  
            |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 |  
            | “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两宋祥瑞图像研究”项目简介 | 冯鸣阳 | 封二 |  
            | “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两宋祥瑞图像研究”项目支持人冯鸣阳简介 | 冯鸣阳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