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族艺术》2019年第5期 总第150期 目 录    
    
        
            | 学界名家 |  |  |  
            | 民族艺术的滋养与国际视野的形成 ——人类学家杨福泉教授访谈录
 | 杨福泉 李世武 |  |  
            |  |  |  |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  |  |  
            | 关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问题 | 高有鹏 |  |  
            |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溯源及实践 | 唐海燕 |  |  
            | 记忆·审美资本·时尚 ——以云南剑川传统工艺创意为例
 | 向丽 陈顺尧 |  |  
            |  |  |  |  
            | 礼俗互动与乡村治理 |  |  |  
            | 海外华人、侨乡与围龙屋 ——梅州南口侨乡村的田野考察
 | 周大鸣 段颖 |  |  
            | 礼俗互动中的地方传统塑造 ——以青岛即墨小龙山龙牌及相关仪式为例
 | 马光亭 |  |  
            | 空间、边界与地方民俗传统 ——潍北东永安村人地关系考察
 | 李海云 |  |  
            | 旱池:乡村社会的标志性文化与乡村秩序构建 ——以鲁中地区三德范村为个案
 | 李西香 |  |  
            |  |  |  |  
            | 道教艺术研究 |  |  |  
            | 从法服看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相互融摄 | 张泽洪 廖玲 |  |  
            | 六朝时期的“山水”、地图与道教(续) | 陈铮 |  |  
            | 节令、礼乐、道教: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宋画《瑞鹤图》 | 冯鸣阳 |  |  
            |  |  |  |  
            | 艺术人类学 |  |  |  
            | 博厄斯、《原始艺术》和艺术人类学 | 克里斯蒂安·菲斯特 文 刘孟箬 译 李修建 校译
 |  |  
            | 音乐民族志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 王建民 曹静 |  |  
            | 另类知识:舞蹈民族志之知识特殊性及相关方法论问题 | 刘柳 |  |  
            |  |  |  |  
            | 艺术探索 |  |  |  
            | 明代风俗画中的民俗建构 ——以《上元灯彩图》为中心
 | 冯志洁 |  |  
            | “润腔”概念由来考 ——从“用腔”“小音法”说起
 | 郭克俭 |  |  
            | “弋阳腔”传播与江西会馆演剧的再探讨 | 李秀伟 |  |  
            |  |  |  |  
            | 艺术人类学名著导读 |  |  |  
            | 游走在美学与人类学的边缘 ——雅克·马凯及其《审美人类学导论》导读
 | 孙文刚 |  |  
            |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 “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项目简介 | 董宸 | 封二 |  
            | “仪式表演语境下中-缅-泰南传佛教诵经音乐比较研究”项目主持人董宸简介 | 董宸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