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葛岩 秦裕林]Dragon能否表示龙
——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试验性研究
  作者:葛岩 秦裕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8 | 点击数:27680
 
证据还显示,至少在目前,使用long来替代dragon无助于龙的正面意义传播。而且,即使long与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日后得以建立,其传播效果也将主要由其象征的对象——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中国与他国的实质关系来决定。
本研究表明,负面说错误地将历史的记载与今天的记忆和判断等同起来,漠视了历史记忆与今天的行为在大脑中的联系机制,忽略了动机在记忆使用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用二十多年前流行学界的比喻去表达,历史或以所谓“积淀”的方式存在于记忆之中。研究启示我们,要理解历史记忆如何作用于今天的行为,不但需要明白历史上曾发生过什么,记忆中究竟“积淀”了什么,更需要了解那些“积淀物”怎样出现于我们的知觉里,怎样在与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相互作用中,塑造着我们的判断、感受和行为。
葛岩兼职的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秦裕林任职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系为本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特此致谢。卡内基—梅隆大学安德森(J.R.Anderson)教授、匹兹堡大学许倬云教授和我们讨论过选题与方法;许教授还拨冗阅读了本文初稿。北京大学侯猛博士和段映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剑和阎峰副教授分别提供过建议或参考资料。卡内基—梅隆大学吉安(Pat Guann)先生、深圳大学学生窦亚南、张晗、卢嘉杰、严丽娜、何俊涛、文炳森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邓西雅曾协助测试,其中,何俊涛主持了测试Ⅲ。此外,匿名评审人对本文初稿提供了建设性意见,特此一并致谢。试验性研究(pilot study)指利用小规模便利样本所做的有初步测试性质的研究。其目的是消除研究程序、测试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最终的研究做好准备。参见R. Wimmer,J.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Belmont,CA:Wadsworth,1991,p.65.
 
注释:
①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74页。引用时对译文略做调整。
②拉里·萨姆瓦:《跨文化传通》,陈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63页。
③有关西人将龙译为dragon的历史考证及欧洲诸国不同的译法,参见李奭学:《中国“龙”如何变成英国的"dragon"?》,《读书》2007年第5期。
④冯世则:《关于“龙”的翻译》,《文汇报》2007年2月23日,第3版;薛涌:《“龙的传人”新解》,《南方周末》2007年1月4日,B15版。
⑤李奭学:《中国“龙”如何变成英国的"dragon"?》,《读书》2007年第5期。
⑥陈冰:《“福娃”的英文名该叫什么?》,《环球时报》2006年10月31日,第11版。
⑦见黄佶网页,http://www.loong.cn/,2007年2月1日。
⑧有关“负面说”的基本观点,参见黄佶的网页,http://www.loong.cn/,2007年2月1日;陈冰:《“福娃”的英文名该叫什么?》,《环球时报》2006年10月31日,第11版。
⑨冯世则:《关于“龙”的翻译》,《文汇报》2007年2月23日,第3版。
⑩J.R.Anderson,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95,pp.152—159.
(11)R.H.Fazio,D.M.Sanbonmatsu,M.C.Powell,and F.R.Kardes,"On 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52, Issue 2,1986,pp.229—238.
(12)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6页。
(13)R. Lutz,"Changing Brand Attitude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1,no.4,1975,pp.49—59.
(14)I.Ajzen,"Nature and Operation of Attitud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52, 2001,pp.27—58.
(15)I.Ajzen, M.Fishbein,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0,p.11.
(16)D.T.Regan,R.Fazio,"On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Look to the Method of Attitude Form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 13,issue l(Jan.1977), pp.28—45;J.W.Downing, C.W.Judd,M.Brauer,"Effects of Repeated Expression on Attitude Extrem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63, no.1,1992,pp.17—29.
(17)S.E.泰勒、L.A.佩普劳、D.O.希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0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18)C.L.Costley, M.Brucks,"Selective Recall and Information Use in Consumer Preference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18,no.4(Mar.1992),pp.464—474.
(19)J.W.Payne,"Contingent Decisio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vol.92, no.2,1982,pp.382—402;R.Wyer, T.Scull,"Human Cognation in Its Social Context," Psychological Review,vol.93,no.3(Jul.1986),pp. 322—359.
(20)A. Tversky,D.Kahneman,"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Science,vol.211,issue 4481(Jan.1981),pp.453—458;J.R.Anderson," 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Memory,"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vol. 22,no.3,1983,pp.261—295.
(21)卢格询问:“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发表反民主的演说?”及“美国是否应该禁止公开发表反民主演说?”对于第一个问题,62%被试持否定态度;对于第二个问题,仅有46%被试持肯定态度,相差16个百分点。而对第一个问题的否定和对第二个问题的肯定在逻辑上其实是一致的。之后,其他研究者所做的多次类似测试均支持卢格的发现。参见斯科特·普劳斯:《决策与选择》,施俊琦、王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22)J.W.Payne,"Contingent Decision Behavior."。
(23)L.Glasman,D.Albarracin,"Forming Attitude that Predict Future Behavior: A Meta Analysis of the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132,no. 5, 2006,pp.778—822.
(24)R.H.Fazio,C.J.Williams,"Attitude Accessibil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Attitude-Perception and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1984 Presidential Ele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51,no.3, 1986,pp.505—51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国强]台湾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名称
下一条: ·[邓文云]中国瑶族和东南亚瑶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郎雅娟]图案的比较与阐释
·[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黄晔 余永平]四川省泸州市金龙镇俗语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