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迁
——对四个汉族社区的民族志研究的总结[1]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8 | 点击数:27148
 

  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经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一种科学,你首先要看的,不是它的理论或发现,当然也不是它的辩护士对它的说法;你应当看它的实践者做的是什么。”[46]就神话学这一学科的实践者的实践而言,迄今为止,对神话的界定大都着眼于内容(尤其是创世)、形式(叙事)和功能(信仰)等维度的考量。如果像吕微兄所指出的:“在人的本原性存在与实践的信仰-叙事结构中,神话的叙事内容结构就是神话的信仰形式结构,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东西”,那么,当面对无比丰富的人类口头艺术传统(其中包括同样讲述超越性存在、具有释源性和信仰色彩的信仰传说,即belief legend)时,我们该怎样对“神话”这一文类进行界说?“神话信仰-叙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便足以界定神话文类么?在我看来,这一表述不惟宏大、抽象,而且具有“非历史”(ahistoric)的倾向,当我们面对现代以至后现代社会中异彩纷呈的神话世界时,这一表述更显出明显的局限性。那么,在当下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界说神话呢?吕微的序言,为将来的神话学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文发表于《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一期)

 注释:

  [1] 本文系为《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一书撰写的“总论”和“后记”部分,有删节。该书由杨利慧、张霞、徐芳、李红武、仝云丽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2]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贾福水译:《神话学入门》,24~25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3][英]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见[美]阿兰·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24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高丙中:《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译序》,见[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高丙中校:《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237~238页。

  [6] 有关马氏及其功能主义神话观的介绍和评论,可参见杨利慧《神话与神话学》,第十一章第三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Franz Boas, Tsimshian Mythology (Washington, D.C., 1916). 另见其Kuakiutl Culture as Reflected in Mytholog (New York, 1935).

  [8] Ruth Benedict, Zuni Mythology (New York, 1935).

  [9] [英]雷蒙德·弗思:《神话的可塑性:来自提科皮亚人的个案》,见《西方神话学读本》,253~272页。

  [10] Regna Darnell, "Correlates of Cree Narrative Performance," in Exploration into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Richard Bauman and Joel Sherzer, eds., 2d ed. (New York,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315―336.

  [11] [瑞典]艾克·霍特克莱茨:《意识形态的两分:肖肖尼人中的神话与民间信仰》,见《西方神话学读本》,187~203页。

  [12]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高丙中校:《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导论。

  [13] [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 1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4]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144页。

  [15] Kyoim Yun, “Performing The Sacred: Political Economy and Shamanic Ritual on Chaju Island, South Korea”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2007), Chap. 2.

  [16] 尽管对现代生活中各种“神话的泛化”现象的关注在世界神话学史上并不鲜见,例如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将玩具、沙滩上的旗帜、标语、广告牌、脱衣舞、现代传媒等都视为“流行”的现代神话,见其《神话学》一书,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再如,用宗教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的视角来看,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乔治·华盛顿无疑是现代的阿多尼斯(Adonis),参见Robert A. Segal, Myth: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7―60。 由于本文的“神话”概念有着相对明确的限定——事实上这类神话也是大多数神话学者所着力关注的对象——,因此这里的批评不涉及那些对“神话的泛化”现象的研究。

  [17] “现代中国”是一个被不断建构起来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概念。对于其肇始的确切时期,学术界尚有不少争议,一般认为,这一阶段大体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五四”运动,而其转型则在晚清时期已逐渐开始。本文不拟纠缠于这一概念上被越来越多地附着的种种政治和意识形态涵义,陷入对现代∕后现代∕当代等的界定纷争之中,只想借此考察中国的口承神话在帝国时代结束以后的20世纪以来直至今天、在一个发生了诸多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相应的政治和社会文化语境中,是如何传承与变化的。

  [18] 对于中国学界有关现代口承神话的搜集和研究情况的梳理,可参见拙著《神话与神话学》,第七章第一节。

  [19]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与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见《西方神话学读本》, 238页。

  [20]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与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见《西方神话学读本》, 23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微]神话信仰─叙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
下一条: ·[刘锡诚]天坛传说:圣与俗的统一
   相关链接
·[刘明菊]民间香社社头活动与承继之民族志研究·[杨利慧]《民间笑话的民族志研究:以万荣笑话为例》序
·王旭:《民间笑话的民族志研究:以万荣笑话为例》·[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积极构建“朝向当下”的神话学
·[毕雪飞]日本早期城市化中的年中行事传承与变迁·[贾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总论·[呂微]神話信仰-敘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
·[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再版后记·楊利慧等:《現代口承神話的民族志研究——以四個漢族社區為個案》(繁体字版)
·[张多]“朝向当下”的神话学实践·[张多]口承神话的叙述体系、叙事指向和传承场域
·[孙亮亮 董立]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传承与变迁研究·何彬:《中国东南地区的民族志研究——汉族的葬仪、死后祭祀与墓地》
·海外民族志研究与文化间性·[李文杰]中国饮茶习俗在西亚民间的传承与变迁
·[罗安平]凉山火把节:传承与变迁·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2012)通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