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叶涛]走进“龙牌会”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7 | 点击数:24476
 
 
9、龙牌会上的孩子们
龙牌会是范庄的节日,节日里孩子们自然是最高兴的。龙牌会期间,女孩子们画着红红的脸蛋,穿着以红色为主的衣服,头上扎着五彩的绸子,眉宇间点上红痣,男孩子也穿上新衣服。从家长们对孩子的打扮上,也可以看出对龙牌会的重视。不过,更引起我兴趣的还是孩子们和龙牌会这种民间信仰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请龙牌的花会队伍中,有的队伍完全是由小学生组成。其中一个队伍是由跑驴、高跷、秧歌组成,跑驴、秧歌主要是女孩子,高跷主要是男孩子;还有一个队伍主要由男孩子组成,耍的玩艺是“打落子”。在龙棚内,孩子们也和大人一起,显出非常虔诚的样子向龙牌老人家跪拜。对于他们所跪拜的神灵,我问他们是否知道神的名称,大多都摇头称不知。在十殿阎罗的画像前,常常会聚集一些孩子。在一百多幅神像中,只有十殿阎罗的画像有故事情节,类似于连环画。有两个女孩子,一个上初中一年级,一个上小学六年级,她们很虔诚地在每一个神像前都跪拜,我问她们跪拜时想什么,她们回答说:希望全家平安。在我进一步的询问下,他们说还求神保佑考上大学。
龙牌会上的这些孩子们,他们从小就生长在这种氛围之中,从现在起就在龙牌会等民间文化活动中扮演着一个角色。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他们也很容易成为这种民间文化活动的传承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自己在活动中就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在现在的活动中扮演特殊角色的孩子,比如打旗的、跑驴的等,他们并不是一些群众角色,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许就在他们当中,正孕育着未来的民间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民间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像十殿阎罗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过,同当今地摊上摆着的带有恐怖色彩的少儿读物相比,这些画像对孩子的冲击力就逊色多了。
 
10、书记的策略
我们到范庄的第一顿晚饭,是由范庄村行政领导出面招待的,此后所有接待均由龙牌会会上负责。在那顿晚餐上,范庄镇党委书记宋宁同志到我们桌上敬酒,我借此机会了解到地方党政部门对龙牌会的态度。我问宋书记他是如何看待龙牌会这种活动的,他说:作为党政人员,过去他是不参加这种活动的。不过,现在思想开放了,而且从全国各地又来了许多朋友,应该来看望朋友。我接着他的话说道:对吗,民间的活动就应该由民间来办,假如有什么困难的话再由组织出面。听了我的话,宋书记表示赞许。我揣摩宋书记对龙牌会的态度,就是既不干涉,也不介入,是一个十分关注的“旁观者”。
党政领导对待龙牌会的态度确实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范庄的龙牌会从性质上讲,属于民间信仰活动,所以,当地的行政领导,尤其是党的领导就不是太多的介入,有一点避嫌的意思。像19位会头中的武华科,前几年他是会中比较积极的一位,今年由于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龙牌会的有关活动他就不露面了,只是在第一天晚上以村里的名义招待我们时见过一面。另外,据刘其印先生说,文化部门现在也没有介入龙牌会的活动。实际上,龙派会中的文艺活动非常丰富,今年仅花会就有30多档子,这种规模在县里也应该属于比较大的文艺活动。现在这些文艺活动完全靠会上的人自己组织,以龙牌会的名义发邀请。文化部门不介入龙牌会,说明他们也有顾虑,还是把龙牌会当作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来看待。如果抛开这种顾虑,只把龙牌会作为一个庙会,把它作为文艺活动的场所,那么,文化部门完全可以把龙牌会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之中,把它当作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项举措。
在范庄人的观念中,龙牌会是村里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春节;而且龙牌会的影响范围远及方圆近百里,参加者达几十万人次;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外学者的参与,新闻媒体的介绍也逐年增多,龙牌会的名声越来越大。因此,对于这样一项有影响的活动,如果当地政府不加以充分利用的话,那不能不说是一种失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雅俗簃——叶涛的博客 2009-02-15 22:55: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柯玲]上海朱家角祭祀风俗与供品的调查研究
下一条: ·[盛燕 赵旭东]从“家”到“庙”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