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叶涛]走进“龙牌会”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7 | 点击数:24454
 
堂屋里供奉的金色龙牌雕制得非常精致,整个龙牌分为牌位和底座两部分,底座高近90厘米,宽220厘米,牌位高近170厘米,宽210厘米,整个龙牌高达260厘米,看上去非常壮观。牌位前面有一个长半米左右的透明玻璃盒,里面放着约有十几只白蛾。据当地百姓讲,龙牌是纪念勾龙的,白蛾则是勾龙的化身[2]。龙牌中间刻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12个大字,牌位上方雕刻着一只龙头,字的左右两边雕有两条龙的形象。现在这个龙牌是1996年才换的。近几年,随着龙牌会的规模越办越大,会头们觉得原来的龙牌不够气派,花了将近两万元,重新请县里的工匠雕刻了现在这个龙牌。后来在龙牌会的库房里,我们看到了已经不用的三个旧龙牌。三个龙牌自左至右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左边最小的一个龙牌,牌位和底座合起来高度只有70厘米,中间的一个高度约有90厘米,右边最大的一个高度约有120厘米。最小的龙牌只是彩绘,另外两个牌位上都贴有金粉。与现在供奉的龙牌相比,这三个龙牌都不如现在的气派。这三个替换下来的龙牌,如今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库房里,完好如初。据陪我们到库房的会头刘瑞科(今年50岁)回忆,他对于最小的龙牌已经没有任何印象,这个龙牌可能是解放前供奉的;中间的龙牌在他的印象中,他七、八岁大炼钢铁的时候,曾经在他家中供过;右边最大的龙牌是邓小平上台以后、刚恢复的时候换的,时间应该是在七十年代末。替换龙牌时要举行仪式,为牌位开光,如果不举行仪式,牌位就没有神气。
龙牌平时供奉在会头家,会头负责每天上香上供,每逢初一、十五本村或者外村的人就有来向龙牌烧香许愿的。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都要举行龙牌会,搭专门的龙棚(又称“醮棚”。过去的龙牌会有道士参加,举行“打醮”仪式。最后一次有道士参加的龙牌会是在1995年),请出龙牌供人们祭拜。
在贾瑞锁家西屋的外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今年龙牌会的程序,内容如下:
 
   范庄龙牌会礼仪程序
  
  腊月十六上午九点开龙牌会预备会;
  正月初六上午九点邀茶;
  正月初七上午九点庙会条理、布骤、定向会;
  正月二十六上午九点庙会具体按排落实会;
  二月初一早五点至初四下午三点戒五荤;
  二月初一早五点龙棚挂神;
  二月初一早九点请龙牌进龙棚,十一点升起龙旗;
  二月初二下午两点响棚;
  二月初二、初三晚八点三十分放烟火;
  二月初四下午一点舍饭;
  二月初四下午两点往回请龙牌;
  二月初六午前九点迎送龙牌;
  二月初六午前十二点各摊帐目向会计报清;
  二月初六晚十点向龙牌老人家报帐。
 
  戊寅年二月二修订
 
龙牌会的历史当地人多语焉不详,有的学者去查找地方文献也没有寻找到有关龙牌会的任何记载,关于龙牌会历史悠久的说法,只是人们依据龙牌会的现状所得出的推断。尽管如此,仅就龙牌会以龙作为祭祀主题而言,它的价值就不容忽视。华夏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在其信仰体系和祭祀礼仪中,龙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龙牌会的组织形式和日常供奉方式,以及他在当地民间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都使人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予以深入的探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雅俗簃——叶涛的博客 2009-02-15 22:55: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柯玲]上海朱家角祭祀风俗与供品的调查研究
下一条: ·[盛燕 赵旭东]从“家”到“庙”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