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
  作者:王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18 | 点击数:16247
 

  当地有种看法认为通天二郎毕竟是个小孩,所以还保留着调皮捣蛋的天性,方言称作“娃娃性”,有这样的歌谣:

  通天二郎娃娃性,光绪三年归天空。

  没有公馆和客厅,桌子角上判军情。

  火龙将军打路程,通天二郎后边行。……

  ——羊獬村吴万虎口述[33],77岁(2012年),不识字

  “娃娃性”强调其调皮、易怒的神迹显示,这在马子上马时也有表现。右石村罗金柴就是通天二郎的弟子,他常说:“要是娃娃【指通天二郎】提了马,特别麻缠,就和你开玩笑。”“性子急,生气了要赶人哩。”当地信众都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没什么不好,也没有人反对讲述这些反面事迹。

  不过,有些负面形象传说听起来不免过火,比如玩弄妇女。常家沟盛百存说:

  通天二郎喜欢女人,长得好看的,以前的窗户都是绵纸,他成神以后,血沾上【柳树】一百天以后,就经常玩弄女人,晚上从人家窗户里进去跟人家睡觉。[34]

  其实,这样的负面品格,很多低位小神或某些大神在低位阶段时也都有过,比如华光、五通乃至美猴王等不一而足。这正是低阶位神灵不同于正面大神的显著特色之一。他们多少有些亦正亦邪的性格特征,不像娥皇女英、尧舜等大神那样先天负载了正面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精怪作乱”的观念下,人们可以对一些非常事件作出合理解说。一个小孩惨死后,如果恰好又发生什么异常怪事,人们很容易将此二者联想为因果关系,认为是亡魂扰乱的缘故[35]。通常认为,非正常死亡的未成年人和年轻女性,其灵魂无法被阴间收留,会化为厉鬼,附体作乱。禳解的办法,便是将亡者安葬、祭祀,甚至封号予以安抚。在民间信仰中,让当地的权威大神对他进行收治、封赐,由精怪/邪祟/亡魂向正神转化,使他从此可享人间香火,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

  通天二郎身世传说的叙事目标是解释这个普通小孩所以能够成神的缘故。正是有上述传统观念和地方性知识的作用,这些元素才会唤起人们对此事件的心理共鸣,从而达到对结局合理性的共同认可。试想,如果没有柳树沾血成精的观念,那么柳树就不成为一个特定符号,可以衍化为任意一棵树,甚至连树也不必,只是从高处跌下,都不影响主体叙事的进行。正因它们被认为与成神事件有某种联系,所以在演述中被不断重复、强化,才不易发生变异且不会被遗忘,进而构成了稳定的元素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王尧]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
下一条: ·[彭兆荣]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夏中华]田横狐仙的“海神化”研究·[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