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
  作者:王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18 | 点击数:16239
 

  4、柳树

  在演述坠亡过程时,很多人都强调柳树沾血成精的细节:

  常家沟盛百存:通天二郎十二【岁】上死的,上柳[boʐ]【树】上捋柳[ku]【柳芽】下来。柳树上沾了血,一百天不见人就成了精,柳树精,通天二郎原来是柳树精。[28]

  历山罗海健:咱这的煤窑上都不用柳木,柳木沾上人血以后可以成精。他就成了精了,闹得不行,闹得人不能生活,跟疯子一样。[29]

  植物成精的观念在民间十分普遍,大量文献反映此种观念的盛行。而柳树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或许与它的生命力超强有关,“柳树精”已成为一个稳定的精怪形象,在某些地方的神灵体系中还占有一席之地,是独立的人格神。义和团大名鼎鼎的“刀枪不入咒”曰:

  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30]

  类似的还有核桃木,对它的特殊观念可能是与桃木信仰混同了。据前引通天二郎的两位结拜兄弟薛天二郎、徐州二郎的传说,二人皆因核桃身亡。凶死事件若与柳木、核桃等意象有关,则更加剧人们的不祥预感和恐慌心理。

  5、死后扰乱的负面形象

  民间传统中对“精”的观念正邪都有,洪洞当地对通天二郎所成柳树精则以负面印象为主。凡提到柳树精者,无不认为“精”是做坏事的,在阳间扰乱。如卫家坡杨三增说:“王母娘娘要封那当柳树精哩,柳树精不是成了精要害人哩?……当了柳树精,人家刀子杀,剪子剪。精不好,跟唐僧取经的妖精一样。”[31]当我问为何首次显灵是在右石村,而不在故乡卫家坡时,甚至有人道:“那是不愿意扰乱自己家,扰乱别处去。”精怪是如何扰民的?多数情况是附体使人生“病”:

  卫家坡杨才振:人那就是十几上老煞【死】了以后,砸了个柳塞,柳树精,成了精了,烦得不行,最后天空才把那抓回去……【问:怎么烦的?】今[mĄ]寻那明儿寻你【今天附这人明天附那人】,净不好了。……到了你身上就胡说胡跑胡讲[32]。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王尧]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
下一条: ·[彭兆荣]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夏中华]田横狐仙的“海神化”研究·[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