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刘道超]论我国民俗中的理财之道
  作者:刘道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9 | 点击数:16887
 
首先,伦理性是我国民间财神信仰最重要的特征,没有任何一种神祗像财神这样承担了如此沉重的道德责任。这种特征正好体现了我国民众以传统道德观念来规范或建立商业经济行为的民族整体意识。这一民族整体意识或意向,其中蕴含的道德原则、诚信原则等,与我们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积极因素。
其次,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我国文化(民众)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表现在经商求财,便是择日民俗中的敬天顺时。古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道”,既是天之道,也包含经营之道与人之道。“天道远,人道迩。”[17]所谓在商则言商,中国人在追求财富时对天道的遵循,其中就蕴含着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人之道即伦理道德规范的遵循。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天之道,与商之道,以及人之道,都是相通的。自宋代以降,我国人世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就与“天理”相通而合二为一了。由此,使得民间对经济行为的道德要求更为突出。这一点,与西方新教对经济行为中道德规范的强调是相一致的,与现代经济秩序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
其三,财神信仰中的“和合财神”,求财实践中追求三合、五合、六合吉日,是传统“贵和”观念在商业经营中的反映。它表明我国民众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不仅如此,经商择吉对“五富”、“母仓”的褒扬和推崇,表明我国民众已经在“和气生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获得最大的和长远的商业利益,就要让自己的合作者首先得利。这是一种颇具现代色彩的商业理念(执行情况可另行讨论)。这使我想起数年前看到的一篇报道。美国某地常举办优质玉米竞赛,有一个人连年蝉联第一,令人十分羡慕,有人向他请教有关经验或诀窍。这个人的回答极富哲理,他说:你要想获得最好的玉米,首先要管好别人的玉米。问者大惑。其人继而解释:你的玉米地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真空,而是与别人的玉米地相连相邻的;不首先治好别人的玉米地,使之无病虫害诸侵扰,你怎能获得好收成呢?问者豁然。——这不就是“五富”、“母仓”吉日所反映的基本道理吗!而在五富、母仓两“神”中所蕴含的注重涵养财源、使之源源不断的观念,报本返始、知恩图报的观念,以及以财多为累、讲究“积富行其德”回馈社会的观念,高瞻远瞩,智慧豁达,值得今人细细品味。
其四,禁忌习俗中“己不破券”,实际上是提倡订立商业契约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讲信义,重然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归还钱物的种种禁忌,也是在提倡一种诚实守信的人际经济交往准则或生活态度。借人钱物,不论有无契约,都应当及时归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唯其如此,才能建立正常的商业经营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这一点,与我国现在强调的以诚信为基础重建市场经济秩序的宗旨,也是相一致的。
其五,禁忌习俗中,关于开仓库出货财、出货钱物的各种禁忌,表现了我国民间对居家治生理财的基本态度。不论是居家,还是做生意,都要求预作谋划,一进一出,都要事先计划。理财则贵在节俭,慎于花销,暴殄财物,天理不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力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1]即太阳十二月中在黄道上的位置。正月在亥,逆行十二辰。
[2]《周易·乾·文言》
[3]《协纪辨方书》卷六
[4]《老子道德经》三十六章
[5]《望奎县志》,民国八年铅印本。
[6]、[7]、[11]参见吕威《近代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国民间文化·民间俗神信仰》,学林出版社1994年出版。
[8]《搜神广记》
[9]《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0]《史记·货殖列传》
[12]《协纪辨方书》卷四《建除十二神》
[13]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月忌》
[14]十二直,即建除十二神,依次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循环轮转,各有宜忌。
[15]《说郛》卷五引
[16]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17]《左传》昭公十八年。
      原文载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道超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下一条: ·[刘道超]论太岁信仰习俗
   相关链接
·[吕树明]增福财神信仰的当代建构与反思·[高丙中]当代财神信仰复兴的文化理解
·[李国江]庙祭民俗在现代新兴庙会中的再现·[吴翔之]民俗视野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以女性禁忌民俗为例
·[傅功振]财神信仰:源于我国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时·[万建中]禁忌主题与禁忌民俗之相互关系
·[万建中]禁忌民俗发生论·[万建中]禁忌民俗的式微
·[黄景春]30年来财神信仰及其研究状况概述·吕微:《隐喻世界的来访者:中国民间财神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