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吴晓东]鲧窃息壤神话考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25 | 点击数:16421
 

  注释

①本文涉及到古音构拟,均使用国际音标,必要时在括号内标注相应的汉语拼音。
②即汉语拼音的y变为r。
③涂山也称三涂,是月亮象征蟾蜍的音变。
④有学者认为羿(大羿)与后羿是两个不同的人物,本文不持此观点。
⑤东方语言学网的“上古音寻查”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⑥《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禹攻共工国山”的记载。
⑦江浙一带有防风死后射杀大禹报仇的传说。
⑧高本汉把复、腹、覆三字的上古音分别构拟为[b’ig][pik][p’ig],三者上古音同音近。
⑨参见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上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5页,收集了稍有文字差异的异文,流传于浙江鄞县。

  参考文献

  [1]范祥雍.山海经笺疏补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3]顾颉刚.息壤考[J].文史哲,1957(10).

  [4]李广信.息壤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1(S2).

  [5]仓林忠.“鲧盗息壤”浅酌[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6]罗漫.“息壤”与膨润土:一个文化之谜的科技考察[J].中国文化研究,1995(2).

  [7]郭世谦.山海经考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8]陶阳,钟秀.中国神话(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春秋〕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1.

  [10]〔汉〕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2.

  [11]吴晓东.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变异[J].民族文学研究,2014(3).

  [12]黄俊.弈人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3]〔唐〕刘知几.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一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14]徐山.雷神崇拜:中华文化源头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

  [15][英]弗雷泽.《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和律法的比较研究[M].叶舒宪,户晓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7]〔战国〕吕不韦,〔汉〕刘安,杨坚点校.吕氏春秋·淮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8]中华文化大讲堂编.国学常识大百科[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

  [19]胡长贵.三峡民俗风情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本文原载《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6期,图表及注释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萧放]老人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从《教民榜文》看明太祖基层社会治理方略
下一条: ·[覃德清]壮族神话谱系的构拟与神圣空间的生成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