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怀宇]赫尔德与中国近代美学
  作者:陈怀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2 | 点击数:18366
 

  (16)黄忏华,《美学略史》,商务印书馆,1924年;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民国丛书》第一编66辑,20、27、39-40页。该书讨论心理学的美学时将费肖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他写作费诗)、立普斯(他写作栗泊士Lepps,应作Lipps)列为一例。

  (17)《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作者自传》,3-4页。

  (18)分别见《朱光潜全集》第二卷,1987年,24页、228页。收入《孟实文钞》中的《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则没有提到移情作用,见《朱光潜全集》第三卷,1987年,401-424页,《孟实文钞》1936年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其增订本1943年由开明书店以《我与文学及其它》为名出版。

  (19)许多有关蔡元培先生美学思想的著作,均未提及蔡元培与赫尔德的联系;如较早出版的研究性著作,聂振斌,《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以及中国蔡元培炎就会编《蔡元培研究集: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其中有孙常炜、林小青、崔文冰、修海林等学者关于蔡元培美学或美育思想论文,均未提及蔡元培与赫尔德的联系。

  (20)近代德国的美学文选,参见Harry Francis Mallgrave and Eleftherios Ikonomou eds., Empathy, Form, and Space: Problems in German Aesthetics, 1873-1893 (Los Angeles: The Getty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Art, 1993)。

  (2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载《朱光潜全集》第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65页提到赫尔德。

  (22)《朱光潜全集》第一卷,237-238页。

  (23)参见拙撰《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4)《朱光潜全集》第一卷,245页。

  (25)如吕澄《美学浅说》(1923年)、范寿康《美学概论》(1927年)、陈望道《美学概论》(1927年)等均提到移情说来自立普斯;见刘悦迪:《中国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思想战线》,2001年第6期。

  (26)Friedrich Meinecke, Die Entstehung des Historismus (München: R. Oldenbourg, 1965, 2d ed.), p. 357.

  (27)研究宗白华美学的较近著作参见张渭涛:《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继承和贡献》,《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论集》5,2005年,51-71页。

  (28)据1925-1928年间讲稿整理《美学》,见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454页。

  (29)最近对于赫尔德美学的介绍文章见张玉能:《赫尔德与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二期;英文学界对赫尔德美学思想的研究见Robert Edward Norton, Herder's Aesthetics and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宗白华的弟子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一书研究了德国从古典时代到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浪漫主义美学传统,但完全没有提赫尔德。

  (30)前揭《宗白华全集》卷一,454-455页。原文费肖尔名字作Rriedrich显然有误,应作Friedrich.

  (31)如Charles Edward Gauss 为《观念史辞典》所写的词条Empathy, 见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3 -1974), pp. 85 -89; 以及 G. W. Pigman, “Freud and the History of Empath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76: 2 (April, 1995), pp. 237-256.

  (32)Theodore Lipps, Aesthetik: Psychologie des Schnen und der Kunst, Hamburg und Leipzig: Leopold Voss, 1906. 1914-1920出第二版。

  (33)温克尔曼的最新传记见Wolfgang von Wangenheim, Der verworfene Stein: Winckelmanns Leben (Matthes & Seitz Berlin, 2005)。

  (34)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44年重庆初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再版,1992年上海书店影印版。

  (35)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东方书社,1943年初版,1992年上海书店影印(民国丛书,第四编,56),5页。

  (36)1805年歌德在图宾根发表了《温克尔曼及其世纪》(Winckelmann und sein Jahrhundert: in Briefen und Aufstzen, Tübingen 1805 )一文纪念温克尔曼;有关同时代德国学者对温克尔曼的评介,见Henry C. Harfield, Winckelmann and His German Critics. 1755-1781. A Prelude to the Classical Age,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1943.此书出版在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刊出之后,李当时没法看到。

  (37)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上海书店影印版,1992年,11-12页。

  (38)Wilhelm Dilthey, Die Geistige Welt: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s Lebens(Stuttgart: B. G. Teubner, 1957), pp. 326-27.

  (39)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134页。据他自己注明,该文于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改译。

  (40)同上,185页。

  (41)见《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46年,112页。

  (42)有些译名参见拙撰《赫尔德与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民俗学》(待刊)一文。

  (43)偶尔也有例外,如李长之曾1929年1月19日所写《思想建设上:论思想上的错误》一文引用了王国维的《静庵文集》,见《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25页;并在1929年4月1日所写《伯拉图对话集的汉译》中提到王国维的《静庵文集》,见《迎中国的文艺复兴》,92页;后者写于民国18年,却在篇首引用了民国22及23年两部伯拉图著作的汉译,可能是收入《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时加入。

  (44)古留加著、侯鸿勋译《赫尔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卡岑巴赫(Friedrich Wilhelm Kantzenbach)著、任力译:《赫尔德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此书即Johann Gottfried Herder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 1999年由Reinbeck: Rowohlt出了第七版。最好的赫尔德传记是Rudolf Haym, Herder: nach seinem Leben und seinen Werken (Berlin: Grtner, 1880-85. Berlin: Aufbau-Verlag, 1958重印本);其次是Robert Thomas Clark, Herder: his life and thought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5 );其它传记还有Wulf Koepke,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Boston: Twayne, 1987); Michael Zaremba,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Prediger der Humanitt (Kln: Bhlau, 2002);关于赫尔德人生片断的论著包括:Wilhelm Dobbek,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Jugendzeit in Mohrungen und Knigsberg, 1744-1764 (Würzburg: Holzner-Verlag, 1961 ); Margot Westlinning, “Der junge Herder in Knigsberg, ”in Knigsberg und Riga, ed. Heinz Ischreyt (Tübingen 1995 ), pp. 69-85; Wilhelm Dobbek,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in Bückeburg 1771 bis 1776,” Schaumburg-Lippische Mitteilungen 20 (1969), pp. 37-56; Cordula Haux, Eine empfindsame Liebe': Der Brautbriefwechsel zwischen Caroline Flachsland und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Unpublished M. A. thesis. Bielefeld 1988); Tino Markworth, “Zur Selbstdarstellung Herders in den ersten Bückeburger Jahren,” in Bückeburger Gesprche über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988, ed. Brigitte Poschmann (Rinteln: Bsendahl, 1989), pp. 81-97; Christoph Fasel, “Der spte Herder im klassischen Weimar,” in Herbergen der Christenheit. Jahrbuch für deutsche Kirchengeschichte 19 ( 1995), pp. 145-163.

  (45)周作人对于民俗学的兴趣引发了他对赫尔德的重视,他也因此十分重视民歌并发起了中国民歌的收集,以期保存中国国民的心声。参见拙撰,《赫尔德与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民俗学》,未刊稿。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der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offer an elaborate discussion of how the aesthetics of German scholar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 1744-1803 ) has been received among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ers and scholar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his theory on Einfühlung.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t was Wang Guowei who encountered Herder at first through his reading of Japanese philosophical works. Yet by that time he was not quite aware of his aesthetic thoughts. And it was Cai Yuanpei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idea of Einfühlung to Chinese readers. But he failed to capture its connection with Herder. Lü Cheng and Huang Chanhua also made some preliminary attempts at introducing Herder's idea to China. Th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n Einfühlung in Herder's aesthetics had not been done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scholars who studied in Europe, such as Zhu Guangqian and Zong Baihua. This paper also touches upon the association of Herder's aesthetics and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via a closereading of Li Changzhi's works.

Keywords: Herder-romantic-aesthetics-Einfühlung


(本文刊于《现代哲学》(广州)2008年4期,第77-85页,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下一条: ·[黄修己]谈我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史的编纂
   相关链接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李西建]以文化创意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美学效用·[薛凡玥]旅游演艺的创新探索
·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范秀娟]少数民族艺术起源神话的美学意义
·[冯庆]赫尔德:启示与启蒙之间·[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季中扬 高小康]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
·发现民间艺术独立于经典艺术的美学价值·专家研讨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
·[向云驹]中国传统村落十年保护历程的观察与思考·国家的与超越国家的民俗学:对象与视野
·[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朱刚]赫尔德与现代人文学术的语言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