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怀宇]赫尔德与中国近代美学
  作者:陈怀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2 | 点击数:18270
 

【内容提要】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中国近代学者如何提及、论述、介绍、理解德国近代学者赫尔德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其美学思想中的所谓移情说。通过梳理中国近代美学学者对赫尔德的认识来看现代中西文化互相激荡的过程中德国哲学特别是美学思想如何进入中国美学话语圈。本文认为王国维在学习日本哲学著作过程首先接触到赫尔德。但蔡元培首先讨论了感情移入理论。后来吕澄、黄忏华等人通过日本学术了解到赫尔德的美学思想。而真正全面介绍移情思想和赫尔德美学思想的学者是留学欧洲的学者如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而赫尔德的美学思想与其艺术史研究分不开,这一方面则反映在李长之的著述之中。

关键词:赫尔德;浪漫主义;美学;移情

【作者简介】陈怀宇,美国西来大学宗教系助理教授。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08)04-0077-09


 

  引言

  作为德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巨人之一,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亚洲地区长期都是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名字。可能主要原因在于他不幸生活在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他的老师哲学家康德与同学诗人歌德乃是两个令德国文化特别是哲学和文学享誉世界的名字;而在许多学者眼中赫尔德首先是诗人,其次是哲学家,但哲学上远不如康德成就巨大,在诗歌创作上则不如歌德。康德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被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也不少,甚至中文版《康德著作全集》也正在陆续出版。而歌德与中国、被中国接受的历史已经有学者专门以专书形式有所探讨①,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比比皆是,且同一本著作的译本有时甚至有若干种。反观赫尔德,他逝世之后由德国学者编辑出版的长达三十三卷的作品中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才有第一篇完整的作品被译成汉语出版,即《论语言的起源》。赫尔德真正为中国学界广泛了解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放国门之后,而涉及赫尔德的中文著作大量出现是在九十年代。其实,赫尔德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先知先觉的中国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位德国思想家,其中周作人对他的文学思想有十分准确而精彩的介绍和评论。后来赫尔德的文学、美学、哲学以及史学思想亦在不同的场合被介绍到中国。

  本文重点将挖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中国学者对赫尔德的介绍和评价,并分析其上下文,以探求赫尔德进入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途径和意义。本文试图提供一个例子来说明赫尔德虽然远没有康德和歌德那样知名,但他对中国学术影响之广阔和深远,则是前两者之不及。康德对于中国学术的影响多半还是在哲学领域,而歌德的影响则主要在文学方面。赫尔德不同,他在中国民俗学、人类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都留下印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研究赫尔德与近代中国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学术的西学背景及其与世界学术之关系。本文的重点则是赫尔德对中国近代美学的影响。本文将首先叙述赫尔德之名初次为中国学者所知的历史背景;其次将考察中国近代美学学者对赫尔德美学的介绍和理解,并分析他们对赫尔德美学思想理解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最后考察李长之对赫尔德艺术史和美学思想的理解。赫尔德的美学思想是德国近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国的美学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贡献巨大②。张辉先生的《德国美学的东渐及其媒介研究》对德国美学的入华问题介绍最为详尽,他回顾了中德美学关系研究的成绩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包括对康德③、歌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席勒等人美学思想的入华;他还分析了德国美学入华的历史背景和分期,指出德国文化与思想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大量被介绍入华,尤其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高峰;接着他回顾了德国美学入华的主要媒介即报纸杂志的作用,探讨了主要出版社和出版物特别如《教育世界》、《民铎》、《战国策》在德国美学入华过程中的贡献;最后他集中讨论了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德国美学的介绍与理解。但是他的文章中没有提到赫尔德。

  在正文开始之前,有必要简单说明本文的取径与方法。西学之进入近代中国,无外乎人物(figure)、术语(technical term)、观念(idea)和文本(text)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则通过种种故事连接在一起。所以本文的重点是近代中国学者怎样讲述赫尔德的故事,怎样理解、翻译、解释赫尔德思想中的术语和观念,怎样认识赫尔德的文本,并怎样通过自己的文本来传达自己的理解、翻译和解释。本文也将讲述一些和这些中国学者认识和了解赫尔德的不完整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反映近代世界各地区知识人的相互关联,并将这些或隐或显的网状关联放在近代世界思想学术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

  一、王国维与赫尔德

      最早提到赫尔德的中国学者可能是王国维。王国维在他1904年发表的《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引述叔本华的《天才论》时提到了赫尔德,他说:“昔海尔台尔Herder谓格代Goethe曰巨孩音乐大家穆差德Mozart亦终生不脱孩气。”④此处海尔台尔即是赫尔德;而此处格代现在通译作歌德,穆差德现在通译作莫扎特。他1898年进入东文学社,1899年开始追随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田冈佐代治学习西学。藤田曾教王国维《哲学概论》以及《哲学史》;而田冈是东洋学者,翻译过《维摩经》、《般若心经》以及《春秋左氏传》等作品,还出版过《苏东坡》一书;但他同时也是哲学学者,也是较早在中国教授哲学的学者,他的教学引发王国维去学习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据王国维撰写的《三十自序》,1902年他在留学东京物理学校期间,阅读巴尔善之《哲学概论》以及特尔彭(今通译作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之《哲学史》。这部书可能是指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⑤,但是否1900年德国出版的这部哲学史已经流传入日本,难以确证。王国维还翻译了桑木岩翼(1874-1946)的《哲学概论》,列入哲学丛书初集,由教育世界出版社于1902年出版;其中使用了社会精神(social mind)一语⑥。

  1904年王国维正是在学习叔本华哲学的过程中撰文提到了赫尔德的大名,但当时可能并未注意到这位德国近代思想家其实在美学上也极有贡献,否则以王国维对于美学的兴趣⑦,一定也会对赫尔德首发其端的移情理论有所评论。王国维在他的《论近世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一文中介绍了培根的感觉主义、迪卡尔的合理主义、鲁索的自然主义、康德的浪漫主义,并区分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路数。他在介绍德国近代哲学时说:“然新思想则异是,彼以事物自身之有价值者,为最同者,而不置利益于目中。因以为吾人之价值,非以其知其能故,亦非以其为人类之行为,而实际有所作为故,惟以其存在故耳,申言之,即以人之自身,本有目的,故贵重之也。而使人于其自身,所以得有价值者,一以为在于道德,一以为在于人类的天性的发展。”⑧显然第二个有价值者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下一条: ·[黄修己]谈我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史的编纂
   相关链接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季中扬]《庄子》中的技艺美学与工匠精神
·[李西建]以文化创意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美学效用·[薛凡玥]旅游演艺的创新探索
·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范秀娟]少数民族艺术起源神话的美学意义
·[冯庆]赫尔德:启示与启蒙之间·[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季中扬 高小康]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
·发现民间艺术独立于经典艺术的美学价值·专家研讨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
·[向云驹]中国传统村落十年保护历程的观察与思考·国家的与超越国家的民俗学:对象与视野
·[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朱刚]赫尔德与现代人文学术的语言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