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彭兆荣]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
  作者:彭兆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25 | 点击数:20803
 

  麦克内尔将这一套理论移植于旅游研究,他把游客主要定位在“以现代人为核心”的模式之上。(68) 麦氏的基本观点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目的是为了看到他们所预期的“真实”,即看到他们生活以外的真实场景而非旅游“标示物”(markers)。然而,事实上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见到和体验到的只是旅游标示物“真实”的外在象征符号,却不是真实的“整体”(whole)。另一方面, 游客又通过旅游活动反观自己,自己也成了“镜”中映像。换言之,游客只看到被装饰过的“舞台真实”,而非“本来真实”。

  对于麦氏的“舞台真实”,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格拉本从游客作为人类的角度出发,确立人类在“类”上的共同性。人类之所以可以被定位于“游客”,是因为他们遵循同一种道德,可以从旅游活动中获得一种再创造的共同性经验;这些都建立在人的自由意愿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某些具体的事情或者“物”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客并不是“部分人”而是“完整的人”。(69) 柯恩从社会交换关系的角度进行批评。由于现代旅游的“商品交易化”作用,所有的事物和活动都在商品交换中获得一种价值的转变。价格转变成了货物和服务,进而转化成为一种交换系统;事物和活动无不从价格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存在标志。(70) 因此,任何物质和事物的内在固有品质已经丧失殆尽。由此推之,旅游过程中的“真实性呈现”也因此转变成了一种“图谋”和非真实的东西。(71) 厄里则认为,在旅游活动中的“日常生活的责任和义务将被暂时搁置起来”,(72) 而以一种非常独特的心态、方式和眼光去看待旅游活动中的事物。“游客的眼光”因此显得非同寻常,是行为者对特殊事物所进行的观察和主动“投视”;任何其他人、方式和器械都无可替代,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行为者不是简单“物质意义”上的行为,而是在寻求经验意义上的“真实”。这种“真实”建立在游客的“想象”之上。(73) 仿佛“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莎士比亚”,对象的“真实”与游客眼中的“真实”不可能重叠。

  为了区分真实性之间不同的指称和差异,我们有必要对旅游民族志研究中的“真实性”(authenticity)概念作一个解释。从词源上考察,旅游民族志所讨论的“真实性”与“权威性”(authority)同源。为什么要强调“公认”性质呢?在当代社会中,“自我”与“社会”间的分裂与分离状况越来越明显,已经使得“真实性”与“虚假性”(falseness)并不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74) 人们很难从中找到某种公认的真实属性。所以,旅游民族志所讨论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旅游活动寻求“自我/社会”整合和作用中的真实存在。归纳起来,旅游的真实性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和认识:(一)“客观性真实”(Objective authenticity)。指客观方面的原始属性。(二)“建构性真实”(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指在真实的建构中既包含了原始的客观属性,又浸透了一些其他因素,包括诸如想象、期待、偏爱、信仰、权力等,使之成为一个类似的“生产者”。(三)“存在性真实”(existential authenticity)。指“存在”(being)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潜能由旅游者和旅游活动所引起、 所获得。以此为出发点所得到的结论是: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真实”,与具体的旅游中的客观物质无关。(75)

  在“客观性真实”的讨论中,有的学者认为,如果民族志研究者或游客把旅游目的建筑在获得客观真实之上的话,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很困难。原因是:现代社会以“移动”为标志的活动,如旅游、旅行、迁移、离散等渗透了大量现代社会“文化商品化”的意识,致使“客观性真实”包含着大量的“虚假事件”,而在“虚假事件”基础上所积累的经验只能是一种对真实的“想象”,非真实本身。(76)

  在“建构性真实”的讨论中,由于“建构性真实”与“客观性真实”并非同类所指,具有很大的诠释空间。布鲁纳认为,建构的真实性应包括以下三种截然不同的意义:(一)指一种历史性的“类真实”,——即在原生性真实基础上“再生产”的结果,是按其原型再生产的“复制品”。(二)“真实性”意味着对历史进行的准确性模仿,具有不言而喻的目标性意图。(三)“真实性”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原本应指原始事物之本体,而不是对原始事物本体的复制。但客观上,真实的“再生产”方式和程序却未必能够满足这种基本要求。(77) 此外,“建构性真实”缺乏延续上的一致性,它可以指真实性结构本体内部的“关系存在”;也可以是社会现实中具体、客观知识的再现,只不过这种再现包含了主观因素和人为的选择。“我们把客观的知识和真理看作是某一种视野的结果。知识和真理是被创造的,而不是思想的发现。”(78)

  在“存在性真实”的讨论中,人们可以看出其中的本体论传统的影子。从文化哲学,——如现象学的角度理解,“存在性真实”指代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在这个“存在”状态中,一方面是“真实存在”的本身;另一方面这一“存在”又是“真实自我”的丧失,因为在实践真实性自我的过程中具有“反角色”的作用。旅游民族志在对旅游动机的研究中发现,游客试图通过旅游活动“找回自己”,或寻求日常生活以外的“自我真实感”。可结果是,旅游活动(存在性真实)成了“找回自我”和“丧失自我”的双重实现。

  在现代旅游民族志研究和批评中,究竟什么因素构成了“真实”,如何分清游客在他们的旅游活动中所包含的那些复杂的、细微的、非连贯性的诸多因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79) 因为在“移动性”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的前提下,盘缠于“真实性”周围或相互关联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新生成的“边界”(boundaries)关系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现代社会中的“真实性”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看法,很大程度来自于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边界的建筑与理解。不同社会角色间的关系差异,又把同一问题引导到不同的方向:比如游客习惯上会把“真实性”问题放到“现象”的范畴来看待;东道主则偏向于把“真实性”放在“情境”中来处理;而游客/东道主之间的互动关系则要放在“结构”中去解释。这或许有助于我们从多个“侧面”(亦可以说“片面”)更单纯地去把握“真实性”的样态,却又只是认识到所谓的“部分真实”。在这里,“盲人摸象”似可为一个喻证:每一个“盲人”都摸到了“真实的大象”,却都不是“大象的真实”。

  毫无疑问,快速“移动”的现代社会,从观念、方法到范式都给旅游民族志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变化。这种“空间的实践”自然也给传统民族志带来了空前的困难。(80) 原因是它的两个前提条件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其一,通过对旅游活动和行为这样具有极大的“游动性”人群、阶层、活动来反映当代社会,反映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其二,由于调查对象在时间上的暂时性特征,旅游活动中的许多外在现象具有“万花筒”的特点,使得民族志写作面临着一个尴尬。杰姆逊在讨论后现代性时认为,一个具体可感的文化领域具有自己的确认逻辑,这个逻辑就是通过“客观世界”自我的转型成为一系列的文本或幻象。(81) 面对“真实性”的各种“幻象”样态,民族志研究将以何种方式去反映和记录呢?

  多斯特在《记录的郊区:一个美国的景区,一个民族志的困境》一书中试图通过旅游案例,即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叫“查斯福德”(Chadds Ford)的地方在成为旅游目的地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带出当代民族志研究范式上的困惑。查斯福德的“后现代性”在表面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个旅游景区。自然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资源。另一方面,查斯福德坐落在郊区,原本是一个传统的集镇。“自然”与“游客”成为“两种社会形式”:一种是人们按照“自我”的意愿过着日常惯例性生活;另一种则是服从作为现代和真实“自我”的要求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82) 藉此,旅游民族志涉及三种基本的“真实性样态”:(一)自然风光属于地理学上亘古不变的“真实性样态”;(二)查斯福德的“郊区化”具备传统的人与自然相濡以沫的“真实性样态”;(三)由旅游所带动的大量游客与东道主社会生产出一种崭新的、后现代的“真实性样态”。为了反映新的社会“真实”,民族志研究范式也需要更新;按照多斯特的说法,属于“自动(我)化写作”(auto-writing)的“自动(我)民族志”(auto-ethnography)范式。所谓“自动(我)民族志”是指文本的制作总体上没有事先的预设;因为游客通过旅游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历史性“文西的产生和存在”之间具有其“自我”的内在逻辑,而民族志“文本”也就只能跟随着一个“自我”移动的目标。多斯特称之为“后现代民族志实践”。(83) 简言之,面对现代社会“移动性”和真实“多样性”,传统民族志研究范式一方面受到“效力和信度”的考验;另一方面,民族志研究必然也将迎来另一次革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鲍江]符记图经:对“娲皇宫”的民族志探索
下一条: ·[刘珩]以“跨界表述”获取民族志的权威性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张建军]可持续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从联合国世界蜜蜂日出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5月20日:世界蜜蜂日·[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马荣良]虚构与真实·[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