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8 | 点击数:34787
 
 
三、祭祀
在我国许多地方,端午节亦祭祀祖先和神灵。如在贵州平坝,端午日,晨起悬菖蒲、艾于门首,燃香烛,化帛,拜天地、祖先,食角黍。午间,燃香烛,向神龛宰一只鸡。晚餐准备酒馔,供天地、祖先。在福建诏安,此日有“贡王”之举,“是日,唐将军裨将沈、李二公,祀于诏之北关者,社中人鼓吹,具仪各导其神觐于将军之庙,谓之‘贡王’。”[13]在河南陕县,人们祭祀瘟神。在四川灌县,人们祭祀张天师,且演剧以娱神。在甘肃漳县,牧童则要祭祀山神,积薪为山,于鸡鸣时焚烧,俗称“燃高山”。
端午节祭神与祖先,祭品则多用节令食品。在河北万全,家家皆于神前供角黍,并以之祀祖先。上海一带,也用角黍祀灶神及祖先。在福建藤山,这天家家祭祖,粽子与荷叶包是必不可少的祭品。在台湾基隆,中午,祀神祭祖,备桃李、瓜果、牲醴供拜。在台南,此日则备办牲醴、大面、肉粽、焿粽、西瓜、凤梨、香檨、桃仔、李仔、白糖等物于午间祭神祀先。广西宜北一带,人们采何首乌叶,捣烂和糯米调匀蒸乌粑,约三五斤,往水边供祭。
 
四、娱乐
端午节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龙舟竞渡。此外,还有出游、斗草、放风筝等。
(一)龙舟竞渡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普遍流行于我国,尤其是南方各省。龙舟竞渡,在广东、台湾等地也叫“扒龙船”。在四川合川一带,则叫“抢江”。浙江永嘉一带,人们龙舟竞渡以为祈年赛愿。
所谓龙舟,一般指首尾如龙形之船,长约三、五丈,轻巧便捷。但在河南商水,以五色纸作龙形置小船上,即是龙舟。江苏常州的龙舟则广一寻,长三寻,腹结彩为楼三重,列旗帜高五寻,十分华丽。上海罗店的龙船船头上还安插有丈余高的铁柱,将十三四岁的小儿装扮起来,扎缚其上,叫做出彩。蒲溪的“龙舟南北各一,旧时旗伞皆细绢为之,今则皆易以大呢顾绣,五彩耀目,每舟费以千计,并有习刀枪武艺之徒,乘舟舞弄,曰‘快船’。又有学习丝竹管弦之辈,乘大船,结灯彩,吹弹鼓唱,曰‘清客船’。”[14]
竞渡时,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而坐,各执短桨。船上另有几人,摇旗呐喊,击鼓敲锣,以助生威。
竞渡前一般有请龙祭龙的仪式。比如在湖南汨罗的屈子祠村,赛龙船之前,桡手要扛着龙头祭祀屈原,叫做祭龙头。
随着一串串鞭炮声,一队头扎白头巾,身穿白衣白裤的桡手,由扛龙头的“头桡”和捧着香烛、鞭炮、供品的舵手领着,擎着船旗,打着锣鼓,扛着桡桨进祠来了。这是邻村“白龙”船的。他们把用香樟木雕制的龙头摆在供桌上,便毕恭毕敬地朝屈原神位叩头礼拜。待主祭人将一条红绸布系上龙头,“头桡”扛起龙头,跑至江边,连人带龙头一块跳进江中洗澡,其他桡手也跟着在江里洗澡,然后才把龙头安于船头。据说,祭过屈原,又给龙头洗了澡,龙舟竞渡便能平平安安了。而洗过“端午澡”的桡手们,也可托屈原的福,消灾祛病了。随后,“赤龙”、“青龙”、“金龙”……各船一一进祠,朝庙祭龙头。[15]
 
在江西萍乡,午饭后,赛船之人咸集龙王庙,焚香燃烛,祭祷龙王后,披红巾于龙王首上,然后将龙舟龙尾迎下小舟。
龙舟竞渡一般从五月一日就开始了,五日达到高潮。届时,水中是棹歌乱响,喧振水陆,岸上则熙熙攘攘,观者如云。民国二十二年(1933)福建《连江县志》记载了当地龙舟竞渡的盛况:
 
五日内龙舟竞渡,原沿荆楚遗俗,连则特多流弊。城内及附城有二十二社,各造舟树帜,分派联盟,鸣钲鼓,角胜中流。健儿击楫如临敌然,不时争斗,好事者为评甲乙。膺首选者,诸同盟辄以彩币庆贺。受贺者择日请诸同盟社神巡行各境,銮仪卤簿,并妆饰子女于台阁上,沿途歌唱,且演剧于行台,请诸同盟父老宴饮,其费不赀。[16]
 
安徽芜湖的竞渡之戏同样精彩:
 
又为竞渡之戏。凡十数龙,朱旗画鼓,震耀水滨,常渡江以先驶为胜,岸旁观者皆助叫以作其气,稍疲苶,则腾声诮让之。如是者凡五日。其出龙之方,排目醵钱为肴核以食操舟人,必视丰腆为礼,乃拱揖就坐小啜而已,否则一举尽脔以示其恚也。邑子弟乘画舫延缘水间,爇炮竹招龙,龙绕舟一,再币则出花枝长红为劳。[17]
 
我国四川、河南等地,龙舟竞渡时往往还有抢鸭之举。如民国十六年(1927)《简阳县志》载:
 
濒水处或扎龙船,水手十数人左右行,摐金伐鼓,船头一人手执小旗指挥进退。划至急流,即纵鸭中流,水手泅入,或沉或浮,期必得鸭而后止。先得者即燃爆竹,花红志贺,欢呼之声震两岸,观者莫不代为忻喜。[18]
 
因为龙舟竞渡非常激烈,事关比赛方名誉,乃至有因此而械斗者。
(二)出游宴饮
出游宴饮是许多地方的端午习俗活动。而在江苏常州一带,这种活动甚至持续整个五月。届时,江上悬灯数百,人们有的乘船而游,有的于夹岸楼榭设酒宴亲,歌鼓箫管,热闹非凡。在辽宁凤城,这天人们出游,商户则鸣锣击鼓为乐。北京一带,端午节这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金鱼池、草桥、积水潭一带游玩醵饮。同时,天坛墙下有走马为戏的,群众竞相围观。同时,许多人摆下菜肴,饮酒作乐,直到日暮方才返回。在山西武乡,人们也是具酒肴携往郭外,会食欢饮,俗呼“躤柳”。山东济南一带,士大夫携酒泛舟,作折筒饮,普通百姓则携酒壶,于树下欢饮。莱阳一带的民众则嬉游竟日,聚饮为乐。
在河南商水周滨渡头,水上龙舟荡漾,岸上百戏杂陈,游人如蚁。
在四川合川,端午节日午后,市中男女老少就纷纷来到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沿江两岸游人如蚁,也有买舟携酒而游者,叫做游江。届时各码头预备纸扇、彩红,等龙舟到码头时给之,叫做“拜码头”。沿江两岸,有卖蛇药的,把玩各种怪蛇,观者如堵。还有卖水果的,卖西洋镜的,卖小儿玩具的,天晚才散。在新繁,男女老幼于是日均游东湖。到下午,又到西门之义和桥,各携桃李掷其下,儿童竞相掇拾,甚至因此攘夺而斗;投掷者则以为笑乐,到日落方才尽欢而散。
在广东阳江,“江中自初一至初五龙舟竞渡……,箫鼓喧阗,亲友相邀,结彩船游玩。备采物,放锦标,视先后为胜负,两岸老幼聚观,至晚始散。乡人又于城西相打,冈分上下方,掷石角胜……。闻往昔海寇入掠,乡民拒之,恃掷石为长拔,寇不敢犯。”[19]在罗定,一些人还在端午节登洞清岩,叫做“登高”,并饮酒作乐,一醉方休。
在浙江温州,划台阁是极有魅力的一项娱乐活动。划台阁也叫“划彩舫”,以梧埏、花柳塘、蝉街等地为最著名。台阁船约长18米,宽4米左右,可容百余人。前后装饰龙头龙尾,均用木头精雕细刻而成,两旁画龙,用彩色油漆或贴金装饰。船上搭设亭台楼阁,置有妆扮人物和秋千乐队。每临端午佳节,装饰一新的台阁船,缓缓游行于河面,其上秋千回转,旌旗飞舞。更有细乐悠扬,悦耳动听。台阁船一般要在城内外河道漫游四五天,人们竞以靠近欣赏为快。
前面提及的走百病之俗其实也是一种出游娱乐活动。
(三)斗百草、放风筝
斗百草,也叫斗草。端午节,各地多有采百草的习俗,故而斗百草的活动也较为普遍。斗百草,有斗花草名的,看谁采的花草种类多;亦有斗草之韧性的,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
放风筝,也是一些地方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在广东石城,自五月一日到五日,儿童以放风筝为戏,叫做“放殃”,如果不慎线断,风筝落到屋子上就不吉利,必须把风筝弄碎才能破解。在海南定安一带,不论老少,聚满山头,出花红竞放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谁就获胜。在感恩一带,儿童放各种风筝以分高下,甚至有两村因绞风筝而互相斗殴的,叫做“打风筝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今年两个“端午”怎么过 国家规定只休假一次
下一条: ·[刘晓峰]端午与蟾蜍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