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8 | 点击数:34771
 
 
(四)用手工制灵物避邪
端午节有不少灵物,这些灵物由人们手工制成,或佩带身上,或悬于家中,或张贴门户墙壁,都可以避疠疫,防邪毒。其中主要有长命缕、香包、茧虎、麻帚等。
1、长命缕:
长命缕,又叫续命缕、长命索、避兵缯、朱索、避瘟绳、百岁索、百丝儿、长命丝等,因多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做成,故又称五色丝。
长命缕在端午节的诸灵物中是最为常见的。绝大多数地方是将彩线称为长命缕,也有一些地方的长命缕是彩线将其他一些避邪灵物串起来而成。如吉林辑安的巧妇绣女们用绫罗制成小虎、葫芦之类,以彩线串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儿臂,叫做长命缕,认为可以避鬼,不染瘟疫。又如陕西周至,妇女、小儿多用锡及磁、石等制成各种花兽,用彩丝穿上系于项下,叫做百索。在山西虞乡,人们制布馄饨,然后用五色线穿之,绑在小孩手腕脚踝处。
长命缕多缠于手足和颈项。辽宁凤城将彩线缠于指上和臂上,认为可以避免蛇伤害。吉林抚松就是缠在臂项间。辽宁铁岭在孩童手足均系五色线,说能辟鬼及兵。而且等到节后第一个阴雨日,要将五色线解下来扔到车辙中,令起顺水流走。在吉林桦甸,以五色丝成绳系于腕上,名曰“露水线”,据说可以避诸虫。在河北南皮,小儿以彩线系背,谓之续命。山西翼城一带,儿童系五色丝于颈项、手腕,俗信这样龙蛇不蜇。在上海,人们将彩丝索、独囊蒜系于小儿胸前以避邪。在山东临沂,以彩缕系儿女指腕,待节后下第一场雨时解下来,让其顺水流走。在浙江常山,用五色丝绳系小儿项臂,曰百岁索,以避邪延寿。在归安,小孩子用五色丝为索缠臂,并以彩线穿小赤豆编缀发上。在陕西宜川,人们用五色线制成彩绳,缚于颈项、指、臂之下,俗谓百绳线,用以驱避疫疠。在甘肃灵台,用五色丝合成细绳,称为花花绳,系于手腕,俗信可以祓除不祥。
2、布制灵物:
端午节用布可制成各种灵物。其中最常见的或许就是香囊了。香囊,也叫香包、荷包等,系用丝布缝制而成,内装以朱砂、雄黄、香药等物,多用彩索串起来,佩带于身。此举流行于全国各地。浙江归安一带,人们裂缯为囊,内贮雄黄,叫做雄黄袋。在嘉兴,小孩要在胸前佩戴香袋,俗称“通书袋”,状如虎头,内放几张旧历和樟脑球。在河南光山,小男孩多用五色线系香囊,盛以杂粮少许戴项上,曰老骡驼布袋,以为健康之祝。小女孩和则老人多把香囊系于衣衿上,以为可避瘟疫。在广东龙门,人们用五色绸缎裹雄黄、昌阳、艾叶等为香袋,高明一带的妇女则以朱砂、苍术以及蒲、艾诸香屑填充香包,香包上还多绣有吉祥语,令小儿佩带,以为可以避邪。贵州兴仁的香包多为猴形,实以香料,佩于衣襟以避疫。甘肃一带的人们则做各种像形香包,男女老少都要佩带。在河北昌黎,人们用碎布作成小荷包。
除了将香包佩带身上外,天津一带,人们缝制葫芦香囊,内装雄黄、苍术、芪椒末等物,挂在门前。
用布制成香囊之外,人们还用布剪裁或缝制成其他物什,如辽宁新民用红布做成小猴,以棉布为胖孩,都挂在儿童身上。辽宁西丰的妇女则用彩色绸布缝制成小猴、茄子、黄瓜、荷包等,戴在头上。吉林辉南一带的人们用帛裹棉作人、虎形,悬于门上。在河北万全,妇女以绫罗制小虎、桑葚、葫芦等类,以彩线串之,系于钗端,或缝于儿肩。在武安,则以锦布作小儿形,戴之钗头,名为“戴鱼娃娃”。在徐水,用红布剪葫芦形,系小孩手臂上,叫做“驱邪”。在山西翼城,用五色绸锦制为蛇、蝎、蜈蚣诸毒虫,缀于线上,其下坠以雄黄或麝香囊。在四川新繁、简阳、合川等地,人们用彩布缝制成猴形,置于小儿肩背,十分精致。贵州兴仁一带,剪彩成为五毒物,与缝制的猴狲一起置于小儿肩背,俗信这样以后出痘时痘会稀少。在广西桂平,则剪彩为猴、虎、禽、豸等物系于衣襟间。
在天津,四五岁以下的小孩子都要穿黄色五毒衣、五毒鞋,系“老虎褡裢”。老虎褡裢是用碎布头缝制成辣椒、大蒜、柿子、葫芦、簸箕、小荷包、小老虎以及面粽子等,连缀在一起,最下边用五色线做成穗子,系在衣襟上,或佩戴在手臂上。山东临清的小孩,这天都要穿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帮上用毛笔画上蝎子等五种毒虫,意思是屈原的墨迹能杀死五种毒虫,使儿童免受其害。安徽芜湖、宁国一带,妇女用布缝制成虎头状,再杂缀蒜符、小粽子等一起系在小孩背上,叫做端午景。台湾台南一带,用彩色碎布缝制成小型的雄黄袋、粽、虎、葫芦以及各种时果等模样,或用芬郁的奇楠香印制各种形象,五色绣线穿贯之,供婴孩佩挂于颈项,据说可以消灾驱邪。
3、剪纸、折纸:
天津一带用红纸剪成蛇、蝎、壁虎、蜈蚣和蛤蟆等,贴在墙壁、炕沿或窗户上,叫做“剪五毒”。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折五色纸为方胜,系五色线于手腕,剪纸为蛙、蛇、蜈蚣等形状,贴于门首,叫做“驱毒虫”。在山东长岛,节日到来,要贴葫芦、鸡、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蝎子)等剪纸,有时还要贴剪纸黄牛,有的在牛身上还贴有“天下太平”几字,有的则在牛身上写:“我是天上老黄牛,到人间不吃草,专吃五鬼和忧愁。”陕西同官也剪纸牛贴于门上,名曰“镇病”。
东北多用彩纸折叠为葫芦形,挂于门前。辽宁海城是与桃叶一起挂在门前,黑龙江双城在五月初一日就用柳枝系纸葫芦遍插内外各门上。河北一带也多把红纸剪成葫芦模样,张贴门户以避瘟。在北京,自农历四月末,街头即有兜售“葫芦花儿”的。葫芦花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用红纸剪成葫芦形,上刻五毒,即蛇、蝎子、蜈蚣、蜘蛛、壁虎等的图案。人们多于初一日贴之,初五日午时揭下来扔掉,称为“扔灾”。在江苏,人们多在五月初一日用红纸剪五毒葫芦,称“铁拐李葫芦”,有的还剪有石榴花图案,边缘有五毒虫形象,或上书“散灾大人本姓雷,见了葫芦速转回”。
4、茧虎、蛋壳老虎
用蚕茧做成虎形,是为茧虎。山东莱阳一带,以蚕茧与金彩作虎佩之,谓之艾虎。浙江归安一带,剪茧作虎形,又为艾为人形跨之,叫做“健人老虎”。辽宁桓仁的民众悬茧虎于门。
在浙江舟山,各家妇女在蛋壳上画儿童跨虎图,俗称蛋壳老虎,挂于床帐。在江苏海州,人们把两枚空蛋壳糊在一起,画出老虎形状,用线串连,挂在房门上。
5、麻帚:
东北一带,多用麻作笤帚,挂在门上或带在身上。辽宁铁岭的妇女将悬于胸际,或簪于珥上,叫做“扫病”。辽宁海城的人们用布帛制成小荷包,里面装上丹砂,和麻帚一起,用彩线串起来,佩带身上。胶东一带也有带扫帚的习惯,将麻或苘用金黄色颜料染色后,用彩色丝线束缚成小把,剪成拇指大小的扫帚,人各带一枚,俗信可祛病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今年两个“端午”怎么过 国家规定只休假一次
下一条: ·[刘晓峰]端午与蟾蜍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