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李茂林 许建初]云南藏族家庭的煨桑习俗
  作者:李茂林 许建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21665
 

  
  五、综合分析和初步结论
  
  通过对两社煨桑植物和煨桑习俗的比较,可以从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藏族宗教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起源于藏族原始部落生产生活的煨桑习俗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④煨桑植物的多样性反映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的特有性,加工方法的复杂性则体现了各地区藏族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煨桑仪式在藏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各种煨桑植物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涵义,是藏族宗教文化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文化调适的产物,其结果导致了藏族宗教文化的不同形式。
  
  (二)藏族传统煨桑宗教文化的变迁
  根据著名藏族史诗《萨格尔王传》中的记载和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在《论藏族的焚香祭祀习俗》中对藏族煨桑材料的介绍,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其一,藏区各地在煨桑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煨桑仪式也因寄托宗教愿望的各种物化中介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二,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的煨桑材料在不断变化,煨桑仪式在不断演化。煨桑植物在早期多为单科单种,⑤现在则包括菊科、松科和柏科这三个科的多种植物,每个科均有2-11种。
  调查发现:(1)两社都有用葡萄酒代替传统的青稞酒用于煨桑的做法;(2)其宗中社有以燃用藏香和卫生香代替传统煨桑材料的做法,而在个别家庭中,燃用藏香和卫生香煨桑的做法又被燃用高山柏干根材的做法所替代;(3)其宗中社的煨桑炉形貌多样,还有的家庭以灶膛代之;(4)现在的年轻人对煨桑习俗的了解已越来越少。我们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多少可以窥见传统煨桑仪式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回应以及煨桑材料的总体演变轨迹。
  总之,藏族传统的煨桑仪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的变迁。笔者认为,每次较大的变迁都是由诸多微小的变化日积月累而成的。
  
  (三)宗教文化伦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云南藏族所选用的煨桑植物具有以下特征:无毒、芳香无异味、外观美而不怪、有佛缘、符合特定药效配给、常青、多有种子以及本土出产。结合上文讨论结果,我们发现,藏民选用煨桑材料的过程,或者说云南藏族煨桑习俗发生地方嬗变的过程,都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均以功用上的原则性为基调,在材料的选用上突出了灵活性,突出了与生活的联系。煨桑材料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从由精料中基本上全是与藏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和用品这一事实中得以体现。青主大夫说:“我们吃饭时,需要盐等调味品。同样,我们供奉给神灵的食物,也需要有多种成分合理配给,让神灵享用起来比较可口。”
  上述几点结论和本研究所有的调查结果则都揭示了宗教文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四)生态问题
  煨桑植物的采集构成了对林地、草地等天然植被的高频干扰。关于该行为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四点:
  第一,采集行为是家庭自主性行为,看似随意,但实际上人们在采集煨桑植物时多遵从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例如采摘松枝时不摘尖,仅取每棵树的冗余枝条。在林业学上,林木经常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整裁剪,因此适时适量的人为干扰可有利于树木的抚育更新和林中各物种(尤其是林下植物物种)的发育繁殖。采集粗料不仅不会对森林造成什么破坏,相反还会有诸多好处。
  第二,藏民为避免高频干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如不盲目过多采集。在每家每户分片拥有和管理集体的林场时,这种做法可避免对自然资源施加过大的压力。
  第三,传统的煨桑仪式现已越来越简化。以至于每个月只在特定的两三天煨桑熏烟,煨桑植物的采集量也因此自然减少,这就使得树木能够更好地更新繁育。这种做法对当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有利的。
  第四,当前藏民用藏香、檀香和卫生香等替代天然植物煨桑的做法,可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对山林的影响,使山林得以较好地维持其自然状态,这也是保护森林的一种可行做法。


(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邢莉]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
下一条: ·[郑宇]哈尼族宗教组织与双重性社会结构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东主才让 还科多杰]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解析·[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
·[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