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胡鸿保 陆煜]从林耀华到路易莎
——贵州苗民人类学研究视角的变换
  作者:胡鸿保 陆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08 | 点击数:14023
 

注释:

  [1] Schein, Louisa,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Difference: The Miao and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3.

  [2] Schein, Louisa,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原载英文版《亚洲研究学刊》,第3卷第5期,蓝林友等译,收入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4] 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352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5] 收入李光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济卷》,张海洋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6] 林耀华:《从人类学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载《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林耀华:《义序宗族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

  [7] Schein, Louisa,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283-4.

  [8] 王富文的书评原载The China Journal, 2001, January, pp.197-200.

  [9] 参考翁乃群:《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民族研究》2000(1)。[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重新把握人类学》,和少英等译,第十章“全球的民族志概况??对跨国人类学的思考和质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10] Schein, Louisa,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p.288.

  [11] Krech, Shepard, III.” Ethnohistory”, in David Levinson & Melvin Ember eds.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 2,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pp.422-9.

  [12] 试比较宋蜀华等老一辈民族学家与庄孔韶等后学对于“民族史”、“历史民族学”或“历史人类学”的不同理解。参考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 Krech, Shepard, III.” Ethnohistory”, in David Levinson & Melvin Ember eds.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 2,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p.428.

  [14] 谢本书:《走自己的路??谢本书史论集》,27-29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15] 见何平:《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史学认识论的发展》,《史学理论研究》,2001(1);王加丰:《“理解”: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追求》,《历史研究》2001(3)。

  [16] 迈克尔·罗伯茨:《历史》,尼古拉斯?托马斯:《人类学的认识论》,均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5卷第3期,1998年8月。

  [17]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2-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8] 参考Borgatta, Edgar F., Rhonda J. V. Montgomeng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社会学百科全书》),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in 5 vols. 2nd edition, 2000,其中的 “Historical sociology” 词条, vol.2,p.1196。

  [19] [美]卡罗林?布莱特尔:《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徐鲁亚译,《广西民族研究》2001(3)。

  [20] 引自Krech, Shepard, III.” Ethnohistory”, in David Levinson & Melvin Ember eds.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 , Vol. 2,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p p.425-426.

  [21]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2] 迈克尔·罗伯茨:《历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5卷第3期,1998年8月。

  [23] 为使讨论比较集中,我们略去了其他人类学家的有关研究,譬如日本学者鸟居龙藏(1870?1953)的先驱工作也很值得重视,参阅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鸟居龙藏博士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胡鸿保 陆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社会学视野 2010-03-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珩]以“跨界表述”获取民族志的权威性
下一条: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