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3 | 点击数:18418
 
 
 
    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进入了大分裂、大混乱、大杀伐的时期。在权力的角逐中,在激烈的政治、军事冲突中,在刀光剑影的相互杀伐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往往成为牺牲品。据陆侃如《中古文学史系年》,从汉末至南朝的约三百年里,在政治斗争中被杀的著名文人有:蔡邕(192年)、弥衡(198年)、孔融(208年)、杨修(219年)、 何宴(249年)、嵇康(263年)、锺会( 264年)、 韦昭(273年)、 张华、潘岳、石崇(300年)、陆机、陆云( 303年)、刘琨(318年)、郭璞(324年)、卢谌(351年)、谢灵运(433年)、 鲍照(466年)、谢脁(499年)。
这真是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名单!即使这样也还未将丁仪、丁廙、以及上文提到的崔琦、欧阳建等包括进去。此外还有被曹操杀掉的一代名医华佗,公元311年饿死于洛阳的挚虞,在争夺最高权力失败后抑郁而死的曹植等。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魏晋文人何以有那么多怪诞的行为和言论。他们嗜酒如狂,装疯卖傻,“口不臧否人物”,“喜怒不形于色”等等,无非都是保全自己的手段而已。他们笔下,时而流露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时而情不自禁地发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呼唤,这都与自身的危殆处境有关。今天人们说: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殊不知,文学的自觉是以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而这种觉醒与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紧紧相连。一句话,魏晋文学的自觉付出了包括文人生命在内的巨大代价。这是题外话,不赘。
《后汉书·逸民传序》谓古代隐士“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一作“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槩,或疵物以激其情”,颜师古注将这六类情况落实到人,未免过于机械、简单。但他认为“四皓”属于“去危以图安”的一类,如果仅从隐居的原因来看,是十分恰当的。陶渊明隐居的动机与“四皓”十分类似。《汉书·王吉传序》云:四皓“当秦之世,避而入商洛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桃花源记》借隐者之口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陶渊明自己隐居原因的自白。
陶渊明生当多事之秋,身处是非之地。《晋书·桓玄传赞》云:“灵宝隐贼,世载凶德。信顺未孚,奸回是则。肆逆迁鼎,凭威纵匿。违天虐人,覆宗殄国。”说的是东晋元兴二年(公元403)桓玄篡晋之事,这年陶渊明39岁。[12]在此之前,桓玄在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大肆杀戮贵族、朝臣。琅琊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太傅中郎毛泰、泰弟游击将军邃、太傅参军荀逊、豫州刺史庾楷父子、吏部郎袁遵、谯王尚之与其弟丹阳尹恢之、广晋伯充之、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刘袭、高平相朗之、彭城内史季武、冠军将军孙无终等都死于桓玄之手。又据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桓玄别传》,荆州刺史殷道护的参军罗企生、鲍季礼也被桓玄所杀。篡晋前,桓玄曾自任江州刺史;篡晋后,又把晋安帝迁到寻阳。这些事,都发生在陶渊明的眼皮底下,对他不能不产生强烈的刺激。他的诗句“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饮酒》二十首之七),就写于桓玄篡晋的当年,明以“四皓”避秦自喻。他四十九岁时写的《五月旦作和郭主簿》中云:“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出自《四皓歌》:“富贵而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可见陶渊明始终具有避乱保身的“四皓”情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下一条: ·[康保成]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