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两个瞬间
  作者:[英] 保罗·威利斯   译者:吕途 整理、翻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0 | 点击数:6027
 

  我选择使用“符号秩序”和“物质秩序”的概念是要强调,它们都是秩序,却各有各的规则和过程,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符号”被制造出来,并且商业化了,有大量的受众,就如同成千上万的广告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双眼。其实,非要把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是很粗鲁的,因为两者不停地交叉和相互影响。官方的“符号秩序”不停地做着动员来促进其推行的“物质秩序”的合法化。我笃信,“符号秩序”同时也会从底层生长出来,更加直白,但好似与时代潮流不那么吻合,也不那么有时代意义,因为好像有时代意义的“符号秩序”会直接与那个时代的“物质秩序”相呼应。我们将这两个概念相区分,可以很好地进行文化分析,去诠释某种源于“物质秩序”的“意义”被转化为某种文化形式,乍一看让人费解,甚至让人觉得缺乏任何社会意义或者进步的社会意义。

  在我的第一个瞬间,我研究摩托少年,他们是工人阶级,他们很年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对政治经济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是威利斯式的,而是有他们自己的解读。如果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摩托少年,他们的英雄时刻体现在他们与摩托车的关系上,体现在他们流行的装扮上,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符号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交集不只体现在一种方式上,而是体现在多种方式上,这是重点:生活方式。工人阶级的现实存在是:辛苦劳动、没钱、被剥削的无产阶级;而意识是:你如何去解读这些;而文化研究是:你如何生活,不是思想,而是生活,包括你的姿态、你的穿着、你的激情、你的亚文化。处于从属地位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都是有政治意义的,不一定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当我做《学做工》的研究时关注的就是“家伙们”的生活方式。“家伙们”的反抗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展示男性力量、组成小团伙等。他们并不想当好工人,他们想做“好家伙”。什么是“家伙”?是时髦的打扮、身体强壮、抽烟、对女性有吸引力。记得当时一个“家伙”告诉我,“我可以逗别人笑,别人无法逗我们笑”,他们并不是受害者,他们没有被压迫、没有被击垮、没有被踩在脚下、没有失去人格,他们把事情翻转过来,他们通过符号秩序的改变,把物质秩序变成了另一个模样,这另一个模样并不是进步的社会主义政治,这虽然让人觉得悲哀,但是,这就是现实。我在第一个瞬间就是想解读生活方式。传统政治经济学角度的假设是,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将工人击垮,他们唯一的反应就是革命,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个样子,工人们的反应是:消费、摩托车、性、娱乐,及时行乐。也就是说,“家伙”们没有革命的想法,而是及时行乐,找到此时生活的意义。也许很难直接看到这样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发现的积极的政治回报,但是,这起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

  在我和吕途的交流中,吕途告诉我她写《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一书的缘起,当初她带着第一本书《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回到一些工友中间进行讨论,工友们对现实的反馈让吕途困惑,有些工友们的直接反馈是:不觉得存在剥削,也不认为社会不公平,这样的反馈让吕途意识到必须做文化研究,需要去思考工人为何对客观环境如此“顺从”。的确,打工者的“符号秩序”、生活方式、对世界的理解,是属于他们的,不是别人的,不是吕途的,也不是威利斯的。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符号秩序”。我充满困惑,我不会说中文,我感到很无助。遇到吕途之后她给我打开一扇窗口,我来到吕途所生活的北京的第三空间,试图多了解一些北京的底层生活。

  我在写一本新书,这本书试图去观察中国人的符号特征。我最为震惊的是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对现代性(modernity)所抱有的难以置信的乐观态度。大家如此欢迎现代性,无论现代性和传统存在多么大的冲突和矛盾,现代性已经成为意识主流。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最现实版的场景:一个传统社会正在受到现代性的致命打击并且已经败下阵来。经历了几个世纪苦难的中国人现在成为地球上最乐观的人,张开双臂展望未来,虽然你们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是却把过去如同旧抹布一样丢弃。

  我发现,中国人通过强大的文化意象和动机来看待未来,这包括三个方面:崇拜被繁荣所渲染的城市;崇拜文化商品;完全陷入互联网。这些构成了闪闪发光的未来之路。

  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很多在农村还保留着土地和住房,头脑中也还保有思乡的情结,但是,人们不想返乡。我在中国感受到一种和英国很不同的城市情结。在这里,城市代表着酷,代表着未来,代表着现代性,也就是说,城市不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城市,也是一个带着符号意义的城市,是一种“理念”;而农村是乏味的、土气的、没人愿意去的、属于过去的。人们对城市的看法与对现代性的崇拜密切相关,城市如同有着巨大引力的磁铁,人们热爱着城市、品尝着城市、感受着城市。就如同我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读到的,生活在城市第三空间的人们的生活很糟糕,但是,为了留在那里,大家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读书》2017年2期新刊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魁立]中国的农村应该姓“中”
下一条: ·[赖立里 张慧]如何触碰生活的质感——日常生活研究方法论的四个面向
   相关链接
·[王振忠]逝去的城市风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