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刘锡诚]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清明节的文化意涵之一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7 | 点击数:10693
 

--------------------------------------------------------------------------------

[1]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不少网民对“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定名提出了意见,建议改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他们向文化部和该项目的保护主体中国农业博物馆提出建议: 1968年元旦,正值“文革”反“四旧”高潮中,全国报纸报头将“夏历”名称改成了“农历”。《辞海》中册2370页载:“夏历:辛亥革命后,一般将中国历代颁订的阴阳历称为‘夏历’,也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故名。建国后采用‘公历’纪元,同时使用‘夏历’,这种历法现今也有人称之为‘农历’,但不尽确当。”他们的指出和建议是对的,主管部门应予接受并改正。

[2] 《郑州大何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宋兆麟编著《图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第7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7月第1版。

[3] 原文如下:“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记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4] 《渊鉴类函》卷十八《岁时部七》:增《景龙文馆记》:“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唐会要》卷八十三《休假》:“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还可参见:黄涛《清明节的起源、变迁与公假建议》,见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第44—64页,学苑出版社2006年1月;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5] 《逸周书》及其《时训》篇的写作时代素来聚颂纷纭。《周书序》里说:“周公正三统之义,作《周月》;辩二十四气之应,以明天时,作《时训》。周公制十二月赋政之法,作《月令》。”认为《周月》、《时训》、《月令》等篇是周代的文书。也有人据焦竑《焦氏笔录》认为,《逸周书》中的《周月》、《时训》两篇所载历象和时令节气的安排,是太初(汉武帝年号)历中的现象,当作于汉武帝以后。还有人认为:“逸周书·时训解》每节的后半部分与诸书(按指《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大戴礼·夏小正》)有较大差异。……《时训解》的这种情况与讖纬之学有相通之处。……《时训》每节中的后半部分是汉人对先秦时令的训解。……写定时代当在东汉中晚期。”(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逸周书〉文献的变异与汉以后的整理》,中华书局2005年。)

[6] 清·俞正燮《月令非周书论》,转引自杨宽《月令考》,《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4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7] 《孝经纬》,见《纬书集成》上册第5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 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上册第101—102页,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1版。

[9] 杨宽《月令考》,见《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472页。

[10] 《孝经援神契》,见《纬书集成》上第5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月第1版。

[11] 以十二律配十二月,是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杨宽在其《月令考》中认为,以十二律分配十二月,盖据《月令》为说。每个月配一个音:正月为太蔟,二月为夹钟,三月为姑洗,四月为仲吕,五月为蕤宾,六月为林钟,七月为夷则,八月为南吕,九月为无射,十月为应钟,十一月为黄钟,十二月为大吕。《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485,4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2]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第101页,中华书局1989年5月第1版。

[13] 杨宽《月令考》,《杨宽古史论文选集》,第5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4] [宋]吴淑《事类赋注》卷二十五,第501页,中华书局1989年12月第1版。

[15] 董浩编注《苏州旧俗诗辑》第45—46页,苏州文联1963年10月油印本。

本文系2008年清明节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人民政府在绵山召开的“我们的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发表于《海峡文化遗产》(福建师大美术学院主办)2009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07-03 20:31: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泽生]寒食何由来?
下一条: ·[丁永祥]含山蚕花节的文化忧虑
   相关链接
·萧放: 春节回家,我们的文化物候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
·九华立春祭:一场与春天的约会·[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
·古人如何过清明·预告║ 清明,拥抱春天的节日(CCTV-10 科教频道,2018年4月5日18:55)
·非遗与人文图典:春天的野菜·[萧放]春节回家 我们的文化物候
·[张隽波]清明节:现代节日体系构建的先行者·[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
·[杨秀]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曾大兴]物候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张勃]清明节传说:小故事传递大道理·山东省民俗学会推出“弘扬文化 拥抱春天”系列活动
·民俗专家萧放:清明又称踏青节 宋代放假七天·民俗学家进社区解读清明由来与风俗
·[张勃]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马知遥]行走在晋豫大地上
·[林海聪 王霄冰]从清明公祭传统的演变看礼与俗的关系·[吉狄马加]高原的初夏依然绽放着春天的花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