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周星]饺子:民俗食品、礼仪食品与“国民食品”[1]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0 | 点击数:33351
 
民俗食品的礼仪化
 
在笔者看来,饺子实具有双重的文化属性,亦即它既作为普通面食文化的品种之一,同时又作为一种礼仪化食品的属性。和年糕、元宵、汤圆、春饼、粽子、月饼等节令食品一样,饺子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节令食品。旧时在各地的乡土社会里,尤其在较贫穷的地区和时代,饺子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非日常”食物,主要用于待客或逢年过节时改善一下生活[37];在我的故乡,饺子和馄饨都是所谓的“改样饭”;在山西晋北,饺子被说成“饭中王”。但它确实逐渐地被礼仪化了,慢慢发展成其上黏着或附加了很多特定象征意义的礼仪食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谓礼仪食品,一般多被认为其中蕴含了某些巫术般的神力或能量[38]
 
1、节令食品:“冬至饺子夏至面”
首先,需要谈谈节令岁时中的饺子。以北方地区为中心,广泛流传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和习俗。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人们要吃饺子或馄饨,故有些地方又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如曲阜)的说法。其实,冬至吃馄饨(或饺子)的传统,在南方一些地方也有分布,历史也颇为悠久。馄饨在各地也有不同称谓,四川人叫“抄手”,江西人叫“清汤”,广东人叫“云吞”,“云吞”乃是“馄饨”的音转。
早在唐代,敦煌一带就有冬至时食馄饨的记录,或用它来招待客人[39]。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行札记》里也记录说,唐时长安在冬至及过年前后食馄饨。可见早自唐代,馄饨便已是节令食物了。唐韦巨源《烧尾食单》记载有“生进二十四气馄饨”,其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可能是想和二十四节气相配。宋朝宫廷里也常吃馄饨,有所谓“椿根馄饨”、“十味馄饨”、“丁香馄饨”等,此外,还有所谓二十四节气馄饨,显然这是从唐朝因袭而来的[40]。周密《武林旧事》谈到冬至时说,杭州一带“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食博食它’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宋林洪撰《山家清供》亦提到“椿根馄饨”,说是刘禹锡的吃法,此外还有一种“笋蕨馄饨”,皆素馅。明张自烈《正字通》:“今馄饨即饺饵别名”,又引《南粤志》:“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冬至,“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对冬至吃馄饨的解释是“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难怪有学者认为,馄饨和饺子均有“时光过,馄饨破”的意义,均可用来表示新旧交替之际,或均“以为阳生之义”[41]。清光绪十四年刻本《东光县志》:冬至,“祀拜尊长,治酒食或啖馄饨,烹水饺”。1930年铅印本《盖平县志》:冬至,家家多食面饺,名为“蒸冬”。可见关于冬至时的节令食品,民间对饺子和馄饨一般并不作特别清晰的区分。在陕西省关中合阳一带,馄饨有“浑全”、“吉祥”之义,往往出现在喜庆或民间祝愿的多种场合[42]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据说是怕冻掉耳朵,因“饺儿”与“胶耳”谐音,故俗信吃饺子,耳朵会被“胶”住而不至于被冻掉。另一种说法是,饺子形状似耳,故在陕西关中一带,老辈人传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谚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在河南、山西等地民间,也都有“儿童冬至吃饺子,补耳朵”之说。陕西一些地方,直接把饺子称为“冬至饭”,俗话说“吃顿冬至饭,一冬不咳喘”[43]。河南一些地方,把冬至吃饺子叫做“捏耳朵”或“安耳朵”,进而还用冬至饺子占算来年麦收时的气候,俗话说“冬至不过冬(吃饺子),打麦扬场没有风”[44]河北也有冬至吃饺子、“安耳朵”的口头传承,但在滦县一带的富裕人家,冬至是吃馄饨,以为吃了馄饨会浑沌大开,变得更聪明。此外,宁夏一带汉族,也有在冬至吃“粉汤饺子”的习俗[45]
有关冬至吃饺子这一风俗的诠释性口碑传承,还有很多。有一则传说是,女娲当年抟土造人,冬天时用黄土造的泥人耳朵被冻掉了。为使它不掉,女娲就在黄土人耳朵上扎眼用细线拴住,线的一端放在黄土人口内,意思是让他咬住带线(馅)的耳朵[46]。于是,后来便有了冬至这天最冷,吃饺子可保护耳朵的俗信。另一则传说把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推得更为久远,相传东汉时,南阳神医张仲景为人们治疗冻伤的耳朵,施舍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给穷人,这种药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在锅里一起煮,熬好后喝汤,再把剩下的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又做“矫耳”、“胶耳”)下锅煮熟,喝了汤、吃了“娇耳”后,人们浑身发暖,两耳起热,这样便治好了人们冻坏的耳朵[47]。相传张仲景从冬至舍药直到大年三十,后来当冬至这一年最冷的时刻到来,耳朵容易冻伤之时,人们就模仿张仲景做“娇耳”煮食并喝热汤,遂积久成俗。
上述这些传说,当然不应被看作是信史,但由于它们和饺子的民俗一起流传,也应被视为是“饺子文化丛”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胶耳”与“饺饵”,“饺子”与“角子”、“交子”的谐音以及基于“形似”(耳朵或元宝)的附会,其实都是民间文化在生成各种意义时较常见的手法。在这里,体现于饮食民俗象征之内的“类比推理”式的思维,使得饺子或馄饨成为传达特定意义和体现某些社会功能的“媒介”[48]
实际上作为节令食品的饺子,并不只在冬至登场,仅就民俗志资料较丰富的山东而言,民间还有“立春饺子打春面”的谚语。在山东省长岛,民谣有“立秋食骨食出入伏面”的说法;在河北省沧县,旧时也是在七月立秋节时,家家食水饺子[49]六月一日过“半年节”,山东莱阳、即墨等地,家家中午吃饺子,下午则吃中午剩的饺子;邹平一带,也要吃用新面包成的饺子。六月六,“晒衣节”,莱阳一带,又要吃饺子,民间甚至有“六月六,看谷秀,不吃食骨食出(水饺)光臭头”的俗语。与长岛相反,在招远、黄县一带,民谣则说“入伏的食骨食出,立秋的面”。鲁西南和冀北山区,民间有在七夕(或前一天夜里)包“乞巧饺子”和吃“乞巧饺子”的风俗,此种乞巧不仅求女工精湛,似乎还包括会做饺子的手艺。河北省张北一带,端阳节和中秋节时,人们均食饺子[50]在老天津,除冬至时吃倭瓜馅饺子,或吃连汤馄饨、连汤扁食之外,人们在十月初“送寒衣”时,也要吃饺子。在山西定襄,过去日子困苦,过年吃过饺子后,要等八月十五才能再吃一顿,故有戏言:“刚刚年初一吃了一顿饺子,跟着八月十五就又吃了一顿”[51]。从上述种种情形可知,饺子在各地民间的传统节令中,已是一种颇为寻常的应时食品。
笔者怀疑,冬至吃饺子的民俗,其实和春节吃饺子的民俗多少是有些关联的。前述故事里张仲景施舍“娇耳汤”,是从冬至直到大年三十;民间也素有冬至“大似年”、“大过年”或“肥冬瘦年”的说法。从节气上说,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同时,也被认为是最冷的一天,但自此日起,白天渐长,“阳生”而春来,或许早先它曾经就是“年”。在东北吉林一带,俗话说“过了冬至大一岁”,就有这个意思;那里的人们在这天,也是要用细肉馅包饺子祭祀祖先的[52]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8-10-7 20:5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刁统菊]离心力:姻亲关系之于家族组织的一种影响
下一条: ·[张士闪]华北乡土语境中的梅花拳叙事分析
   相关链接
·[王雨蒙 秦天碧]《倦游杂录》中南方特殊的饮食习俗载录·[刘阳月 宋娟]论范成大“纪行三录”地方民俗史料价值
·[陈鹏程]明清小说中元宵节描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白露饮食习俗有何讲究?吃秋梨润燥 酿“白露米酒”
·[王霄冰]民俗关系:定义民俗与民俗学的新路径·[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
·[曹茂 秦莹]南方丝路重镇会理端午饮食习俗考·陈果艳:下次见我,别再问吃饺子没
·[林晓平]孔孟荀著作中的民俗史资料·[黄岚]清代东北地区满族饮食习俗考略
·彭高建:法律要体现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尊重·[张志春]称谓·原型·意义世界
·《中国民俗史》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萧放]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
·[崔岱远]北京人过年吃点啥·[郑杭生]中国民俗学界的一部争气之作
·[黄景春 郑艳]凝固民间记忆的宏伟史诗·[萧放]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刍议
·《中国民俗史》喜获“山花奖”·[钟敬文]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