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6 | 点击数:15857
 

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保持与促进人际和谐是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加强人际交流方面最为突出。除夕注重家庭团圆。除夕之夜,一个大家庭的祖孙三代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在外地经商、工作的人这天一定要赶回家乡。圆圆的饺子皮象征着团圆,元宝形的饺子象征着富裕兴旺。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言笑晏晏的场景让人们卸下一年奔忙的疲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舒适。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则讲究振作精神,为新的一年勤奋劳作、人际和睦做准备、打基础。在北方农村,人们一般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煮饺子,黑夜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庄稼人说这天起得早表示一年勤快,天亮才吃饺子的人家是懒汉,被人耻笑。吃饺子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吃完饺子后按血缘关系远近程度依次到宗亲长辈家里拜年,然后和同族中年龄相近的人们聚在一起,到同姓的各家村民家里拜年。拜完同姓再拜异姓中关系亲近的村民。初二开始到外村的亲戚家拜年,一直拜到初十,所有的亲戚家都要走到。乡民非常看重每年一次的拜年礼仪,它加强了亲族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维持和巩固着村民间“亲如一家”的地缘互助关系。这种“年礼”还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婆媳妯娌间平时结下小疙瘩,过年时拜了年就基本化解了;村民间在过去的一年里起过纷争,说句拜年话也就和好了。范围广泛的拜年活动也是乡民维持其亲戚网络的重要手段。外村的许多远亲平素里不走动,除了偶尔的婚丧大事外,就靠拜年维持相互间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拜年是乡村春节习俗中花费精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春节主要就是维持和加强人际关系和谐的节日。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题;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密切了姻亲关系,赛龙舟等竞技活动则加强了社群内部的凝聚力;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主题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它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有三四十个以上。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上古时期,原始先民根据天象、气候、物候变化来安排种植狩猎、日常起居,逐渐总结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了一定的时间意识。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说明古人对于天象变化非常敏感和熟悉,对这种感性知识的掌握超过了后世有学问的人。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即“四时八节”。八节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拙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季节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据殷墟甲骨文记载,到殷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有了较完备的历法纪年。此后,节期的产生有了多种源头,除根据节气(冬至、立春等)、月相(初一、十五等)外,还有根据干支纪日法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的日子,如先秦时期的正月上辛日、三月上巳日、二月与八月的上丁日、上戊日。还有因为日期数目名称特别受到崇拜或忌讳的日子,如“重日”: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古人以“九”为吉利的阳数,每月十九日称为“下九日”,是妇女的喜庆日;九月九发展成大节。古人在意“五”,有“破五”之节;以为五月五是两个阳数相重,又五月在五行里属火月,阳气太盛,不吉利,有许多忌讳和辟邪的习俗,实际上是由于春夏之交,炎热将至,身体要适应季节的变化,有许多利于健康的讲究,也发展成端午节这个大节。后来还有一些宗教性的节日,如以三月二十三为天后(妈祖)诞辰,四月初八为浴佛节,等等。
 
   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作准备。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此时为初春,寒冻过去,草木萌芽,人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在水边或祭祀洗浴,或招魂续魄,既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古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郑重的仪式之后是春嬉踏青,青年男女在水边草地嬉戏交游,并自由择偶。从先秦到汉代一直保持此俗。可见在中古以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当亲近的,从观念到行为都很自然地保持着物我合一的状态。魏晋以后,上巳节的古朴之风转衰,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改为临水宴饮,曲水流觞,以及踏青交游。到唐代,上巳节逐渐消失,其踏青郊游的习俗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唐宋时期,清明节到野外春游的习俗非常兴盛。端午节实质上是迎夏的节日。夏至本来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因与端午节临近,其习俗被整合到端午节之中。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所插菖蒲、艾蒿是长在水边或潮湿之处的植物,吃粽子被解释为祭水神或喂蛟龙。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在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的东汉孝女曹娥也是因为父亲淹死在水中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的水撒在庭院可以预防疾病流传;烧艾草薰屋,以驱除蚊虫;午时喝药茶以防病;吃“五毒饼”(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据说可防毒虫,等等。出现这些习俗是因为春夏相交之际,蚊虫苍蝇开始出现,容易致病,这一时节疫病容易流传。虽然有些习俗只是出于没有科学道理的俗信,但这些活动都跟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再如中秋节,本脱胎于唐初文人雅士的赏月习俗,中唐到宋代的民众在八月十五竞相买酒团聚,登高赏月,表达的也是一种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

    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节日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到汉代,是节日形成和发展的初期,传统节日体系初具规模,其节俗还保留着较多上古社会的原始文化风尚,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伦教化的主题次之。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是传统节日的成熟阶段,节日体系趋于完备,而唐宋时期则是传统节日的全盛期。这一节段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两大主题在节俗中所占位置难分主次。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时期,人伦教化色彩加强,人际和谐的主题占了更重要的位置,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次之。到民国之后,传统节日到了现代阶段,因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而不断弱化。 

(三)保护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表现出民众力争上游的豪情;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亲人团圆吃月饼,使人们享受到和睦亲情的温暖。许多节日都有互相问候祝福、互赠礼物的习俗,则是人们向别人表达亲情、友情、感激之情、求恳之情等的方式和机会。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

(四)传统节日保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民族团结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40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五)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关系,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经济状况很接近,群体阶层差异很小。20世纪80年代,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开放搞活政策,社会阶层差别开始加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社会分层问题成为社会学的前沿热门研究课题。据调查统计资料,近年来中国社会群体已经出现了十大阶层之分。差别明显的社会阶层之间会出现生活水准的差距和利益、观念等方面的差别甚至冲突。但是不管这些社会阶层的差别如何大,他们都拥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的节日习俗会使他们之间产生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传统节日也是大陆与台港澳民众共同的生活习俗。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

    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从而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文化能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下一条: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1]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