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6 | 点击数:15806
 

     [内容速览]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保护好传统节日,能促进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达成人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传统节日保护也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无疑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 ──黄涛: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宏伟的工程。文化和谐是这项工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的最显著的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灵魂与方向,而优秀民族文化则是和谐文化的坚实根基与深厚资源。在现代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在我国悠久历史文明和固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继承、改革与创新,才能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底色和根脉,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的顺利稳步进行。而和谐恰恰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终极价值之一。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文化思想史上占据统领地位的儒家哲学一向将“和”作为重点倡导的政治、伦理和处世准则。儒家经典中有很多这方面的阐述,如《礼记·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这些言论都把“和”置于道理中特别高的地位,甚至是天地万物得以生存的法则。道家也重视“和”,如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儒道两家重“和”的思想被世代教习,形成根深蒂固的民族思想核心传统的一部分。而儒道和谐思想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是它已沉淀到民俗文化层面,成为民众故老相传、根深蒂固的风俗惯习,像“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说法简直就是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我国传统文明中既有如此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自当对之加以充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要将和谐社会思想转化为广大民众的观念、行为以至风尚,就更应该重视、复兴、重建我们的民间文化,因为文人圣贤的高论不易为大众领会,而民间的和谐文化尚在存活,为民众所自觉传承。故而,“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1]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在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现代文明基础上,对传统文明的和谐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合理地利用,赋予其现代理念、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

    冯骥才先生说:“民间文化的本质是和谐。它的终极目的从来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还有人间的和谐(和为贵),因此它是我们建设和谐农村和先进文化的得天独厚的根基。”[2] 传统节日是民族民间文化中传承至今的一宗重大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战略性地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必要性,下面从三个方面分述之。 

一、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

    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首先,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连。人的生活的展开可看作沿着两个向度:一个是空间的向度,一个是时间的向度。这两种向度构成人的整体生活场域。就村落生活而言,一个农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在如下空间内展开:村落居住区(自家宅院与村中街道、邻居家)、田地、其他村落的亲戚家、方圆数十里内的集市。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所借以展开的空间有:居室、单位、所在城市的其他消闲场所(居民小区、商店、公园等公共场所)。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的生活空间是国家领土。这些空间场域是以视觉感知的客观存在。而人们生活的时间场域则是不能以视觉感知的,但它在构成国民生活方式上的重要性足以和空间场域相提并论。个人的时间安排多有不同,这里仅说构成民俗模式的时间框架。一般而言,人们的模式性时间框架主要有两种:按年龄阶段进行的人生仪礼时间(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按历法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节假日时间。其中,人生仪礼主要发生在个人生活领域,不是公共文化生活,国家可以不予干预。历法由国家公布或承袭旧制,作息时间表主要是按效率原则排定的,没有太多文化内涵。节日则是在共同的时间节点全民参与、模式化的文化生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一定的可塑性,是在演变之中并可以用法定假日的形式予以调节的时间架构。国家政权在确立了自己的疆土之后,一般都很重视规划好影响全体国民生活的时间框架。如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在改朝换代之后都宣布自己使用新的历法,夏代建寅,即以寅月(相当于现在的农历正月)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代建丑,即以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作为一年之首;周代建子,即以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作为一年之首。秦代建亥,亥月相当于农历十月。汉武帝时期又恢复了夏历,此后各朝一直沿用,直到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放弃了沿用几千年的夏历,改用西历,以此表明它所建立的是一个不同于封建王朝的现代国家;并且用中华民国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为元年元日开始新的纪年法,又从1912年开始公布了一系列加强国家合法性的官方节日(包括国庆日和若干纪念日)。同时,民国政府也兼用传统的农历,定春节、端午、中秋、冬至为法定假日。而民间特别是农民仍然沿用旧历,只过传统节日。20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一度强令废除旧历和传统节日,但未能奏效,只得在1934年宣布停止这种强制措施。于是,两种历法、两套节日体系的局面延续下来。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了这种局面,但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官方节假日体系,其中传统节日享有公假的只有春节(农历新年),放假三天。

    作为基本的文化生存方式,传统节日有全民参与的特点。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不是说全国各民族都过一套节日。其他民族的特色节日也是该族群的全体成员都参与的,也有其族群的全民性。即使是官员在单位里遵守官方的节日制度,回到家庭生活中也要和家人一样过传统节日。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又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这两方面决定了传统节日是关系到国民长久性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不容忽视或轻率对待。比如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会被周期性地反复贯彻和强调,在同一族群内的全体民众的记忆中根深蒂固、世代传袭。

    其次,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时间是区别于平日的“大日子”。这种区分并不是仅凭意识上的认定,而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和庆祝活动往往在较短的时日内集中展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蕴涵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有通过口头文学、年画图案、礼俗活动、仪式庆典等传承的理想追求、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有节令饮食、节令服饰、仪式用品、工艺品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有祭典、礼仪、表演、技艺等行为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含量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如其中的物质文化、民间艺术,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如在民间信仰方面,神灵崇拜、巫术崇拜等观念及其仪式是古代科学不发达时期的一种历史文明形态,在今天已经十分衰弱,但是还有所遗留。我们可把它们看作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遗留物,代表的是祖先过去的足迹,今天虽然不合科学观念,但是还有文物价值。在今天的节日活动中,对于祖先和逝去亲人的祭典,主要是表达人们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倡导人们参加祭奠革命先烈的活动。在清明节,近年来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祭拜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大型仪式,其社会效益是正面的。当然,有人借一些名目搞行骗钱财等不法活动,则是应该取缔惩治的。大型的节日往往是综合性的节日,除了属于某个节日的特色节俗外,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娱乐项目如扭秧歌、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赛灯猜谜、说书唱戏等纷纷登场,使节日成为民间艺术等不断得到传承表演的良机。
 
    再次,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它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而集中,其文化展演方式绚丽多姿、显赫夺目,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3] 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标志性文化,传统节日习俗彰显着我们这个族群的特色生存方式,它使成员个体获得在族群内存活的踏实与丰盈之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密感、文化认同感。

    传统节日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身在异国的游子、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也都很重视以传统习俗欢度祖国的节日,以此方式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也向周围的异文化族群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海外华人在异文化社会过中国年的声势越来越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华裔民众观赏、参加到华人过年活动中来,并且,华裔春节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尊重以至接纳。海外华人过年特别重视展演方式的公共性,注意在公共场所用富于民族特色的庆贺形式向当地民众隆重热闹地展示华裔文化族群的存在,因此舞龙、舞狮子、敲鼓、放鞭炮这类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记又能引人注目的活动格外受到华人的青睐。他们也适当吸收若干当地社会常用的节庆方式,如很能造势的巡游。2004年,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一项法令,公布“中国农历春节”为该州法定节假日。美国各地华人纷纷成立行动委员会,通过各种形式推动中国新年成为当地的法定假日。[4] 此事在华人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在国内也引起轰动,闻知此消息的国人都有一种自豪感。2006年2月5日,法国巴黎华人聚居的13区举行规模盛大的春节彩装巡游,许多华人社团参加,一些法国白人小伙也兴高采烈地舞起中国龙,一些白人姑娘身着中国少数民族的艳丽服装招摇过市。这天,美国芝加哥等地也举行了大型的巡游活动。不少国家的政府首脑以高规格的礼仪活动向居住本国的华人拜年。近几年,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等都通过接见华人代表或书面致辞等方式向华人拜年。2006年2月4日,马来西亚7万华人在槟城举行“全国新春大团拜”欢庆活动,国家最高元首西拉杰丁、首相巴达维分别驱车数百公里,从吉隆坡赶至槟榔屿参加。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出席了华人在雅加达举行的盛大联欢会。所有这些事例说明,春节庆典被当作海外华人所属的族群文化的亮丽标志,当地主流社会对华人年节的尊重与接纳也是以此为象征,表示对华人贡献的认可和对华人文化的尊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下一条: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1]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