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22834
 

 二、中国面具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面具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古“傩”字,写作“窛”,据今大约有将近4000多年的历史。将“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献记载最多的是《礼记》、《周礼》。这说明至迟在周代,宫廷的傩仪已形成一种规范化的礼仪,并得到施行。按照《说文》对“傩”的解释,“傩”的本义是“行有节也。从人,难声。”段玉裁注曰:“行有节度。按:此字之本义也。其驱疫字本作难,自假傩为驱疫字,而傩之本义废也。”由此可见,傩的本义是指一个人行为有节度、节奏之意,并没有“驱鬼逐疫”的意思。把“傩”字当做“驱鬼逐疫”来讲,是使用中国古代汉语中常常出现的假借意义。也就是说,“傩”的本来意义被『驱鬼逐疫』所取代。实际上,“傩”的本字应当是“鬼加堇”字。“鬼加堇”,《说文》解释为“见鬼惊辞。”段玉裁注曰:“鬼加堇”,见鬼惊辞,见鬼而惊骇,其辞曰,为“奈何”之合声,风惊辞那者即“鬼加堇”字。这就是说:“鬼加堇”本来是见鬼受到惊吓而发出一种声音,后变为象声词。懂得了这种古音通假现象,我们就能理解段玉裁所说的“傩之本义废也”的意义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中国傩文化演变的规律。

  傩,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单纯的巫术活动。它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走了一条由民间到宫廷再到民间的曲折道路。由于民间的傩仪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我们无从得知古代民间傩仪的真实情况。但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的所谓“乡人傩”是和宫廷的傩仪并行存在的。汉代开始,宫廷傩仪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当夜幕临时,满朝文武大臣在殿前伺候。黄门令奏曰:“侲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侲子跟着念咒语,前呼后拥,由方相氏等手持火把,送疫出端门。端门外又有人接应,一直将火把送入洛水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始终处于战乱和封建割据之中,统治阶级权力的更递十分频繁。在长达360多年的时间里,政权的不稳定,使宫廷傩仪几乎废止。中国的傩文化自然留下一段空白。直到隋唐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宫廷的傩仪又一次恢复起来。但这时的傩仪已不同于先秦和两汉时期,中国傩文化结束了“古傩”时代,开始向“今傩”过渡。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傩仪开始由祭祀功能向娱乐功能转变。唐代,从中国傩文化发展的历史看,是古傩向今傩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礼仪制度上,隋代就已恢复了宫廷傩仪,《隋书·礼仪志》记载:“齐制:季冬晦,选乐人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为侲子,合二百四十人。一百二十人赤帻,皂褠衣,执鼗;一百二十人赤布裤褶,执鞞角。方相氏黄金四目,熊皮蒙首,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又作穷奇、祖明之类,凡十二兽,皆有毛角。鼓吹率之,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其日戊夜三唱,开诸里门,傩者各集被服仪仗以待事;戊夜四唱,开诸城门,二卫皆严。上水一刻,皇帝常服即御座,王公执事官一品以下,从六品以上倍列预观。傩者鼓噪入展西门,遍于禁中,分出二上阁,作方相与十二兽舞。喧呼周遍前后,鼓噪出展南门,分为六道,出于郊外。”很明显,《隋书·礼仪志》所记载的是北齐的傩仪。如果隋代宫廷有傩仪的话,也是沿袭旧制。唐代则不同,根据《新唐书·礼乐志》和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驱傩》记载,有唐一代,相关的傩仪,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傩仪和傩祭古礼,另一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古傩中原有的神秘、庄严的气氛渐渐淡化,而歌舞和娱乐成分却相应增加。唐代傩仪,最明显地变化是由“祭礼”变为“演礼”。《乐府杂录·驱傩》载:“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四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宫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宫,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为壮观也。太常卿上此,岁除前一日,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也。御褛时,于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此种审傩彩排仪式,前代所无。这说明唐代傩仪之中,驱鬼逐疫的主题已变为象征意义,并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祭礼不折不扣地变为一种演礼。

  其次,傩仪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唐中叶以后,创造了另一位驱鬼逐疫的大神钟馗。于是古傩中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的方相氏,被钟馗形象所取代。据《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傩仪中还加入了大型乐队,由戴面具,穿皮农、执棒鼓角的人率领,举行驱鬼仪式。宋代以后,方相氏、十二兽、侲子等古傩中的传统角色,在傩仪中完全消失,而由教坊伶人扮演钟馗、小妹、土地、社神、将军、门神、判官等,在傩仪进行时,作戏剧表演。这就是今傩的雏形。

  其三,唐代以后,傩仪表现出复归民间的趋向。《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开元时期,傩仪已扩展到州县一级。上州六十人,中下州四十人,县皆二十人,由方相四人执戈盾率之。前一日之夕,所司率领宿于州门外。举行傩仪时,由县令或办色官或外人引傩者入。击鼓呼噪,遍索诸室及门巷,然后出大门,趋四城门,出郭而止。这种“乡人傩”或“傩庶人傩”,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当时许多文人的诗歌作品中,都曾有所反映。如唐代诗人孟郊的《弦歌行》中有“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可见,民间傩仪中有时不一定要戴假面具,画上鬼脸也可以。

  宋代,特别是南宋,是中国傩戏的形成时期。前面讲到,南宋在中国南方的统治达150多年。这一时期,也是傩仪从宫廷向民间流布的时期。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禁中大傩的情景。古老傩仪中的方相氏,十二兽(又为十二神)、侲子这些角色均已消失,代之以教坊伶人扮演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梦梁录》关于南宋都城宫中的傩仪作了同样的记载。此时,民间傩仪得到了蓬勃发展,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直到云南,在原属于百越文化的地区,普遍得到传承。造成这种文化景观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南宋偏安于江南一隅,北方金、西夏、辽的势力还没有达到这一范围,傩文化传承的农业经济基础没有遭到破坏。

  2.中国南方地区,属于稻作文化区域,这里的居民,向来有“信鬼神,重淫祀”的传统。这一信仰土壤,为傩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南宋时期,不仅都市的百戏伎艺丰富多姿,而且民间的艺术形式也特别发达,当时的傩祭活动在吸收了民间说唱、音乐和舞蹈成分之后,逐渐向戏剧表演方向发展。

  4.道教的影响。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最初形成,大量吸收了民间巫术信仰事象。道教尊奉的神仙更是不断从民间崇拜的鬼神中得到补充。特别是宋代,朝野都崇信道教,当时的宫观寺院,不少都由皇帝赐以名额,神鬼则赐以封号。民间的神祀原是没有系统的,但经过统治阶级提倡和道教自身的整顿,宣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道教形成的历史看,广泛吸收民间诸神,逐渐将其纳入自己的神系,是道教不断壮大声威的途径之一,也是其加强神权统治,统领民间信仰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傩戏表演中,傩公、傩母(有的称为伏羲、女娲或某一民族的男女始祖 )具有显著的地位,常常被视为傩事活动的掌坛神,同时充当拜祭祖师爷的角色。至于民间傩仪所礼诸神,从傩坛上张挂的《三清图》(道教的上清、玉清、太清)来看,所礼请的诸路神仙达300多位。由此可见,民间的巫术活动和道教结合十分密切,礼神,构成民间傩仪的主要内容。

  宋代是傩文化向民间传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地方志编篡建设的重要时期,加之文人笔记小说的记载,有关民间傩文化事象的资料渐渐多起来,如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值万金。”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盖桂林人善制戏面,佳者一值万钱。”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广西地区往往一个傩坛的傩戏面具竟达800多面。可见,南宋时期广西也是傩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南宋灭亡后,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元帝国,傩仪和傩戏还成了民间祭祀活动的专制。

  元代统治中国近90年,由于蒙古族信仰萨满,宫廷中自然不再举行傩仪。元代以后建立的明王朝,在宫廷傩仪间隔90多年后,也没有再行恢复。傩仪从此便在宫廷中消失。清代,是北方满族建立的王朝,而满族信奉萨满。满族统治者为了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加强满民族凝聚力,在清朝开国之初,就颁布诏令,搜集和整理民间的萨满仪式和萨满神辞,形成宫廷及王公大臣府第的日常祭祀,延续260多年,直到清代灭亡。与此同时,民间的萨满活动异常活跃,在它的仪式和所演唱的萨满神辞,产生变异和流失时,宫廷的萨满仪式和萨满神辞,又被民间所借用,这样就使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信仰保持一致。

  至此,我们可用图表,示意表明中国傩文化的历史演变情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何彬]试论国际市场开发与民俗学的新课题
下一条: ·[刘锡诚]钟馗论
   相关链接
·中韩传统面具文化交流活动在川举行·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