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李松]节日的四重味道
  作者:李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2-14 | 点击数:3126
 

  从现代化变迁角度审视节俗

  节日文化是各地区、各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变迁的视角,宏观的审视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所更新。

  继承传统,追求社会和谐的努力。在宏观层面回顾几十年来的国家节日文化社会建设,从节日期间的访贫问苦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到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行政介入;从拥军爱民、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到对为节日提供必要社会保障的相关行业和工作人员的专门关照(包括节日工作报酬的政策落实);从社会上对节日放假时间的弹性调试,到对保障节日交通所做的全社会动员;从不断加强的节日公共文化服务和国家媒体对节日文化的宣传报道,到乡村、社区、城市各个层面自发组织的节日活动日益丰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社会为维护节日社会文化祥和喜庆的传统文化生态所付出的不断努力和尝试,这种公共性的努力,从以一般物质生活保障为重心,逐步向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重心转移,表现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历史文化变迁特征。

  尊重团圆,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地缘、业缘、亲缘关系的相对稳定和集中,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养育节日文化的基本社会条件。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节日期间的回家之路与节日期间的假期制度之间不免形成矛盾,以家庭和睦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基础面临挑战,城市与乡村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遵循机器生产节奏而实行的节日放假制度,与农民工和城市外来人员的节日文化时间产生冲突,例如春节后的用工荒情况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很多以外来人员为主的行业,逐步形成以尊重传统节日时间与阖家团圆为主的“弹性”放假时间,表现出一种尊重传统的自我文化调试能力。特别是国家对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交通系统资源的全面调用,加上一些像互联网“抢红包”一类的现代节日文化创造,依托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的支撑,较好地缓解了传统文化延续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传承发展,节日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复兴状态,各种民俗活动和少数民族节日在民间社会生活中日益兴盛。同时,伴随21世纪初开展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国家时间制度中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级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和与传统节日直接相关的保护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变迁情况做系统的了解,可以清晰地看到节日已经成为连接国家与民众的重要“媒介”,也越来越成为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的载体。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名片”作用,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和共享性、开放性在现代化条件下深刻地影响着节日文化的变迁。

  面临挑战,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文化习惯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节日文化也不例外。社会上对节“味”缺失的普遍抱怨,部分节日文化建构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常常受到诟病等等,都说明,传统节日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我认为,要解决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有必要强调注意几个问题。其一,要清醒地认知传统节日与现代假日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意义上的公共属性。不能把节日与假日等同看待,节日时空的过度私有化、市场化、个人化,无疑是造成社会文化意义上不适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节日事项的倡导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倾向。要强调和鼓励公共性、公益性的节日文化内生性动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焕发活力。传统节日不是私人可任意支配的劳动剩余时间,传统节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使公共性行为成为社会共识并自愿参与和遵守相关秩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打造”过程,更不是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商业模式就可以创造的新名片。了解和尊重传统,不是符号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了解,而应该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视野中理性地看待我们的节日的历史与现状,以文化价值关怀为起点,遵循自知、自觉、自信的逻辑顺序,加强对节日文化的深入研究,才能够为双创发展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其二,避免好大喜功,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地做好节日文化建设。要对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有清醒理性的认识,要以大众生活中的节日文化需求为核心,以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在社区、组织、机构、社会等不同层面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尤其是要重视对在社区层面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节庆文化活动的服务和引导,要充分认识到节日,是建构多元关系社会秩序体系,促进良性的社会沟通与文化交流,实现社会风险不断下降的重要社会文化节点。要倡导以民为本的节日文化建设原则,创造一种社会自愿组织和参与,具有文化自信和尊严的节日参与和文化表达生态。

  其三,对一些民俗行为的价值判断,要做好深入调查研究,避免以偏概全。例如,传统节日习俗所倡导的是共享(欢乐)、共担(成本),量入为出和共赏共议、财务公开等基本文化原则,而小题大做、借机敛财、权钱交易、炫耀财富、劳民伤财等现象恰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新陋习”,绝大多数是假借传统形成的不良潜规则。在节日研究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地方还是坚持传统的公序良俗,有的地方也开始对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新习惯进行自我调适,如采取只收象征性“红包”,而“红包”中则采取不放礼金或如数奉还的做法。因此,不能对传统习俗采取因噎废食的一刀切做法,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多听普通民众的意见,避免好心办坏事。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总体而言,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弘扬节日文化传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系统地考察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和历史变迁,生动地表现出中国社会生活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生动地表现出国家政治与大众生活在互动中不断协商适应的运行状态;生动地反映出民众多样性的群体生存智慧和交流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生动地反映出蕴藏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处理天人关系、社会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养、道德伦理建设的巨大文化能量。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文化理想追求,凝聚成节日社会生活实践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时间制度的节日,伴随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命历程。

  从个人、家庭、家族到社区、民族、国家,节日在大众生活实践中不断传递和延续着文化血脉。与“乡愁”一样,“节日的味道”是一种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民胞物与、家国天下的文化体验。因此,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必然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和谐传统与变迁关系认知的基本起点。

  我们基于十余年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节日,如何了解节日中的文化要素,进而使人们更加清晰理性地看待我们所面临的节日文化变迁,使节日这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切实承担起提升社会包容和集体动员能力的社会功能,也使人们能够在节日的味道中,延续文化的认同和温馨的生命体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2日 10版)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
下一条: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相关链接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