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年味之变
  作者:记者 彭训文   摄影/图:邓龙华 邹惟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8 | 点击数:3825
 

  人伦亲情烘托年味

  麻顺福是松桃县这个苗族聚居区一个普通的苗族老人,和老伴育有1子4女,小儿子已经在贵阳工作、成家。今年过年,老麻不仅杀了过年猪,还泡好了豆子,准备做苗家特色的豆腐。为了给他5岁多的孙子补身子,他特意准备了一只4斤多重的大公鸡。

  太阳越升越高,村里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续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老麻的几个女儿带着孩子上门来帮忙,扫地、杀鸡、切肉。他一边推磨,一边和老伴推算儿子一家人回来的时间。下午2时许,儿子、儿媳带着孩子终于出现在村头。看着走在前面的蹦蹦跳跳的孙子,老麻和老伴脸上的笑容嵌进了皱纹里。

  “子女们都在外面找生活,只有过年才难得回来。往年他们不能回来的时候都打电话,现在我们两老都有手机了,联系起来很方便。”老麻说。

  说起苗寨过年的习俗,老麻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祖传的“拔队”传承人。“拔队”是苗族傩戏的一个分支。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先民们进行的一种驱疫逐邪的巫术活动。老麻年轻的时候,村里很多人家过年时都来请他帮助家里驱凶纳吉。“现在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啰,很少有人来找我了。”老麻说,儿子对“拔队”不感兴趣,他很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

  2月1日(农历丁酉年正月初五),留在北京过年的徐楠带着父母去逛庙会。1978年,他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后来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这些年,每到过年时他都将父母接来北京团圆。

  说起年味儿,徐楠直言“人情味不如以前那么浓”。“我小时候住在哈尔滨工厂区的家属楼里,平时邻里之间交流很多。我爸妈初一早上6点起来,楼上楼下拜年就得拜一上午。正月里走亲访友也很多。”徐楠说,迁居北京后,都市生活增加了家人和亲戚间的隔阂感,跟邻居也只是点头之交。“春节是沟通亲情的好机会。”徐楠说,他还准备带父母和家人出去泡泡温泉。

  “中国年的核心就是关于家的文化。”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晓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论语·为政》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春节期间亲人们短暂的相聚,正是民俗学意义上的一个时间的过渡仪式,让人们在与亲人的重聚中,找回过去,找到家的温暖。

  年味因时代而变化

  贴春联、祭祖先、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放鞭炮、相互拜年,这些都是春节的传统民俗,也是人们心中默认的“年味儿”的重要标配。然而,随着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的乡土社会走向工业化社会,很多民俗正在消失,或被更现代化的方式取代。

  麻顺福对年味儿最大的感受是年夜饭的不断丰富。他至今仍记得自己4岁(1958年)过年时只能吃几根红薯。“文革”期间,过年时,他家分到两斤肉的指标,“但肉很难拿到手,大家都跟在大队屠户的后面等着,有时候一跟就是一天”。上世纪80年代实行包产到户后,他家终于有了自己种的粮食,“那时候人都饿怕了,种的粮食要人去守夜,生怕被人偷了,过年没的吃”。如今,老麻家的谷子堆成山,他还养了几十只鸡,“现在过年吃的东西和平时差不多”。

  时代在变,中国人对年味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

  “这30多年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相对来说,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就显得没那么突出和重要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颖博士对年味儿有自己的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6日第05版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年俗考:近代日本为何舍弃了农历新年?
下一条: ·[刘晓峰]对家的眷恋让年味常浓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