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陈金文]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作者:陈金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5 | 点击数:9017
 

  二、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群体记忆

  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群体记忆。陈建宪指出:“‘民间文学’是一个社会群体集体拥有、世代相传的文学传统,是这个群体的集体记忆,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5]1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群体记忆,差不多是学界的共识,除了陈建宪将民间文学称为“群体的集体记忆”之外,不少学者认为它体现着“族群记忆”或“社会记忆”。 “族群记忆”或“社会记忆”中都包含着群体记忆的意思。

  本人以为,群体记忆与“族群记忆”或“社会记忆”的内涵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群体可以理解为“族群”或“社会”,也可以理解为民众集体。民间文学是民众,尤其是社会中、下层民众的集体创作,从创作到流传,从不断加工到长期保存,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这个伟大的集体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的理想、愿望与审美情趣,所以,我们认为,民间文学之“群体”主要是指普通群众这个集体。在民间文学中只有那些为全民族所喜闻乐见,即反映了共同美的作品,才属于全民族或全社会,其中的历史内涵才可以看作族群记忆或社会记忆。当然,在那些阶级分化不明显,统治者或剥削者还未形成阶层或阶级的民族或地区,民间文学作为群体记忆也等同于族群记忆或社会记忆。

  作为群体记忆的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尚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大量保存在民间口头的神话、史诗或传说等弥补了这一时期史料的空白,他们与考古发掘互相印证,为史学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民间文学还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我国的史书大都是官方的一家之言,历史真面目往往被歪曲,民间文学作为人民群众的群体记忆,有助于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重新作客观、理性的评价。通过民间文学可以发现为史官所隐瞒的历史并纠正他们对历史的篡改。

  作家文学对生活与历史的反映中,渗透着作家个人对生活与历史独特的感知与理解;而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则不是某一个体对历史的记忆,而是一种群体记忆,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作为群体记忆的民间文学,从民间大众的角度,对官修史书有着重要的补正价值。

  三、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流动性记忆

  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是流动性记忆,它不象作家文学那样,也不象史学著作那样,反映的历史内容是固定不变的。民间文学也可以用书面记录下来,譬如通过书籍、杂志或报纸流传,但是,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文字形式并非必须的表达形式,它只是对民间文学的流传起辅助作用,只有口头的创作与流传才是民间文学最必需的方式。

  口头性特征造成了民间文学文本的不稳定性,形成了其所反映历史内容的流动性。钟敬文指出:“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变化乃是经常的、大量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它是用口头语言创作与传播的。”[11]82-83以《孟姜女》传说为例,该传说的最初雏形为《左传》等记述的《杞梁妻》故事,讲一位战死将军的妻子用当时上层社会遵守的礼节,去纠正齐侯“郊吊”的错误;到战国和西汉时期,这个故事跟当时齐国地方民间崇尚的“哭调”相结合,把那位战死者的妻子说成是一位善唱哀调乃至因而改变国俗的歌唱家了;到了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代,又由善哭派生出哭倒城墙的传说;从东汉末到后魏,这个传统故事,一方面添了哭倒梁山的说法,另一方面沿袭着崩城的说法,说被哭倒的是莒城;在唐人类书《琱玉集》收录的《同贤记》中该传说有了更大的转变,所崩之城变成了长城,主题思想转变为反对残酷的筑城徭役。就这样,经过两千多年间的一变再变,宣扬贵族妇女知礼的的杞梁妻故事终于转变成了以歌颂反压迫、反强暴为主题的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的变化,是有它的严肃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群众心理基础的,任何一次改作都是符合改作时期的历史真实的。就此来讲,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性作品,其文本时常处在变动之中,而每一次变动都记录了社会背景与群众心理的变化,从这个方面讲,我们考察一种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异过程,有时就像是观察万花筒一样,里面积淀了不同时期的五颜六色的历史记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铁晓]说唱版《清明上河图》:明代乐王陈铎和他的《滑稽余韵》
下一条: ·[焦虎三]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