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吕微]2001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吕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9-02 | 点击数:20082
 


  一、民间文学研究专著

  在民间文学综合研究方面,2001年度出版的学术专著和论文集有: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1)、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2)、罗曲、李文华《彝族民间文艺概论》(3)、陈正平《巴渠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4)、袁学骏《民间文艺论集》(5)。

  在专题研究方面有:刘雨婷《电国创世神话研究》(6)、陈虎《远古传说与古史学的产生》(7)、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8)、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9)、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10)、尹传荣《神话变形与绘画变形》(11)、巫瑞书《孟姜女传说与湖湘文化》(12)、金东勋(主编)《朝汉民间故事比较研究》(13)、李福清《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14)、欷慧民《西北民族歌谣学》(15)、萨仁格日勒《蒙古史诗生成论》(16)、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17)、王胜华《云南民族民间仪式剧》(18)、刘安武《印度两大史诗研究》(19)。

  本年度出版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有:张开明(主编)《崂山的传说》(20),朱延生、丁永茂(编)《句容民间故事》(21),轩西明(编)《贵德民间故事》(22)。

  二、神话、传说研究

  与往年一样,神话仍然是本年度大陆学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总共发表的近300篇民间文学学术论文中,神话研究的文章就占了100篇左右。其中,较为宏观的研究有彭松乔《话语霸权下的诗性言说——中国汉族神话叙事话语解析》,该文指出:“中国汉族神话叙事在叙事意蕴、叙事母题、叙事诠释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流文化话语霸权,这种话语霸权的言说方式破坏了中国汉族神话的原生形态,败坏了其民间本位的艺术旨趣,因而影响了中国汉族神话的思想艺术价值”(23)。关山《神话历史化与中国文学功利主义品格的形成》认为:“中国原生态神话并不发达,经过历史化改造的神话是古代神话的主要形式,正是神话历史化,将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唯道德理性的现世主义思维方式确立下来,道德的至善至美成为社会存在的唯一条件,也是人们歌颂的唯一对象。中国文学就是这一思维影响下的产物,因此它自觉地依附于道德政治之上,充当道德政治的图解。中国文学功利主义品格,就是在神话历史化的进程中确定下来的”(24)。朱丁《殷周的宗教信仰变迁与上古神话的走向》从殷周宗教信仰的变迁入手并以几则具体神话为例,探讨了上古神话发生历史化现象的契机,认为,周人对殷人在宗教上的改革,使上古神话资料在整合的过程中过早地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意识和伦理色彩,于是在还未来得及形成首尾一致的神系时,就参与到历史化、古史化的伦理运动中(25)。朱迪光《中国神话的历史化及其对中国叙事文的影响》也指出:“中国古代曾出现的将神话传说本身改造成历史的神话历史化运动,使中国古代的体系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的体系神话,并且由于神话历史化内容不仅是将神话传说的内容改造成历史甚至是现实内容,而且还包含着将现实的人物神化、将现实内容非现实化倾向,致使中国古代的叙事文,无论是历史叙事文、志怪类叙事文,还是文学叙事文都受其影响”(26)。卫崇文《〈山海经〉与先秦神话研究》也指出:“在先秦神话研究中,学者们多认为《山海经》中的半人半兽之神是原始图腾的发展,是原始宗教的显现,其实并不尽然。实际上《山海经》中的许多半人半兽之神是在战国中后期历史神话化运动的影响下由神仙方士造作而成的,是他们游说诸侯、宣传不死思想的资料汇编”(27)。陈丽平《试论〈穆天子传〉的神话境界》就《穆天子传》的神话历史化、历史神话化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展开论述,指出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亦真亦幻的神话境界;并论述了《穆天子传》出土以后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神话创作的影响(28)。洪申我《中国古代神话的“乐感”文化心态试探》则认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充满了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孕育出华夏民族的‘乐感’文化心态,蕴涵了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民族品格。在后世的衍化中,‘乐感’文化心态转移到处理社会冲突方面。这种置换,表现为反抗黑暗现实,争取幸福美满生活的心灵动力,或转换成逃离严酷社会压迫,归隐山水的心灵抚慰。当然,在某些方面,也畸变为盲目乐观的浑噩状态”(29)。要之,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现象仍然是本年度大陆学者学术兴趣的一个兴奋点。

  叶绪民《中国上古神话中神族谱系探源》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据和探源,试图勾勒出中国远古神话一个粗略的神族谱系(30)。段友文《黄河流域上古神话探源》从共时态角度宏观地审视黄河流域上古神话的传播,认为中国上古神话呈现出以关中、晋南、豫西交接的黄河三角地带为中心区域,向中心边缘区域,再向边缘区域,最后向其他文化区域流布的趋势(31)。从传播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的还有郭仁昭《试析中国神话的传播方式和演进趋向》(32)。在其他古代汉语典籍神话研究方面,有张军《〈国语〉中的神话传说》,该文以为《国语》中的神话传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33)。熊开发《从创世神话看〈淮南子〉的天、人观》认为:“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达了不同文化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淮南子》的创世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感应生成思想,从宇宙天地生成到人与万物的生长,从安身立命之道到仁义礼乐之举,都不能脱离阴阳感应的作用”(34)。赵庆杰《道家思想的神话渊源》(35)一文也是依据古代汉典展开讨论。

  对神话“人物”的研究从来都是神话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年度这方面的研究有赵廷光《盘古传说真谛寻索》(36),胡安莲《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37),李祥林《我看“女娲抟土造人”神话》(38),胡安莲《论神话英雄鲧》(39),李德靖《鲧堙洪水议——〈山海经〉一则神话的解释》(40),吕微《鲧、禹故事:口头文本与权力话语》(41),胡安莲《黄帝神话及其在河南的流传》(42),金荣权《炎黄之争与上古神话体系的建构》(43),程秀莉《由黄帝神话的演变看神话历史化》(44),王亚南《黄帝神话传说:“天赋亲权”之滥觞》(45),汪大白《夸父逐日神话的原始意蕴》(46),韩光兰《颛顼、后稷死而复苏神话解——兼论巫、鱼与生命永恒信仰的关系》(47),金荣权《商伯盗火神话及其学术价值》(48),刘汉波《嫦娥奔月神话的现代变形与原型解码》(49),胡安莲《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流变及其文化意义》(50),车锡伦《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与宗教》(51),刘燕萍《钟馗神话的由来及其形象》(52),王志强《“西王母神话”与“青海环湖”民族原始审美观》(53)。

  其他专题研究有:傅光宇《方丘神话解析》(54),王政《〈诗经·十月之交〉与日月食神话巫术》(55),陈建宪《神话的权力——从福柯理论看神话中的乱伦母题》(56),曲延纯、曲琳琳《古代神话中有关“蛇”的传说》(57),朱玲《图腾、神话主角与原型置换——“鹰蛇”文化符号的人类学阐释》(58),高福进《日月神话及其寓意探析——原始神话的世界性透视》(5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荷红]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年鉴
下一条: ·[薛洁]1996-1997民间传说、故事研究概述
   相关链接
·专题║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康丽]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