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巴莫曲布嫫]巫术咒仪与鬼板符画
——大凉山彝族鬼灵信仰与巫祭造型之考察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2 | 点击数:5067
 


      【内容摘要】彝族鬼灵信仰的滥觞与发展,反映在原生宗教活动中便是分门别类的咒鬼仪式,折射在彝文经籍文献中即形成了大量的咒鬼祈祝诗篇,体现在仪式操作道具上便是形形色色的巫祭造型。在凉山彝人的鬼灵信仰中探幽发微,可以寻绎出诸多彝民族原生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理念的解码。本文所述的鬼板便是凉山彝族鬼灵信仰的形象演示,同时也是祭司毕摩巫术符咒的典型表征。故此,本文循着以下思路来对彝族鬼灵信仰及其巫术符咒进行宏观考察:先穷源竟委,具体阐述彝族鬼灵信仰与巫术咒仪的源流及其整体表征──咒仪、咒诗与符咒之术──鬼板;次举少总多,举述鬼板应用的巫术咒仪之重要类型,以此观照毕摩符咒的主要范型和构符施咒的仪式场;再触类引申,从整体上鸟瞰毕摩巫祭造型中鬼灵的类群化特征与基本的画符制鬼观念。

      关键词: 巫术;仪式;鬼板;大凉山;鬼灵信仰;巫祭造型

(本文刊于《民族艺术》1998年第2期)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神图咒符与仪式象征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画骨”传统与文化渊流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
·[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
·[王楠]仪式叙事策略与地方性实践:基于大理剑川太子会的考察·[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
·[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王红莲]摆供:世俗食物的神圣化之路
·[陶坤]暴力与秩序:我国西南炸龙民俗仪式的文化逻辑与生存智慧·[覃钧婷]桂南壮族地区婚俗的仪式展演与历史作用
·[苏筱]数字篝火:锻造当代民俗熔炉的“游戏-仪式空间”·[沈俐琴]慎终追远与仪式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