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以汪满田村鱼灯舞为例
肖慧
(天津大学)
摘 要:汪满田鱼灯起源于明代,是安徽歙县汪满田村传承历史最悠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年俗活动之一。每年元宵佳节之际,伴随着铜锣大鼓的奏乐,当地村民举起鱼灯,并模仿鲤鱼水中游动姿态摇晃鱼灯,辅以“大刀灯”“火炬”“狮灯”“花灯”,组成以鱼会为单位的表演队伍,环村巡游,向神明祈福,向祖先祭拜,祝愿家族和村民富贵吉祥,年年有余,当地人称其为“嬉鱼灯”。通过田野调研与深度访谈发现,鱼灯舞巡游仪式承载着当地浓厚的宗族文化、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三者集中体现在“组织单位鱼会集合并制作鱼灯→鱼灯舞环村巡游与祭祖→鱼会收灯还福”的仪式展演流程之中。可见,鱼灯舞巡游仪式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与信息传播功能,表现出极强的文化传播特性。其通过营造以认同当地文化信仰为核心的仪式场域与构建仪式主体互动共享文化机制,实现了仪式本体及其文化内涵在村民与外地人的双重传播,发挥出强化村落共同体意识、寄托与表达集体情感和促进文化认同与跨区域传播的文化功能,助益于汪满田鱼灯舞的可持续传承。
关键词:徽州鱼灯;仪式展演;互动传播;汪满田鱼灯舞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