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周汝昌]再说“庚寅之吉庆”
  作者:周汝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7 | 点击数:5041
 


  《今晚副刊》已发拙文一篇,讲了讲虎年的事情。如今再补一点未尽之意,目的就是要讲明“庚寅”这个干支有何与众不同之意义。

  上文提到屈原的《离骚》,说他是庚寅日降生的。在屈原看来,庚寅可谓是“吉日兮辰良”。这里要明白:首先,古人最早运用干支是纪日的,后来才逐步发展用它来纪年。第二,用干支纪年以后,它的影响作用就扩展了三百六十五倍,所以要把干支讲清楚并非小事一段。

  先说“庚”字,它是天干中的第七位,它的本质属于“阳金”——十位天干分属五行,所以每两位是一对,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然后,你就可以悟知:例如甲乙属木,那么甲是阳木,乙是阴木……因此,庚者属于阳金。在十位天干中,甲木与庚金的地位特别突出,而作用亦强大。打比方来说,甲木好比参天大树,而乙木则是名花芳草……依此类推,庚金者好比百炼成钢的强大力量,而辛金(即阴金)则好比明珠美玉,阴阳的气质、形象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这个以阳金为属性的“庚”,自古用来表示珍贵、强大、刚毅等性质力量。在我们中国的旧小说中时常出现一个太白金星,也叫长庚,意思是说太白金星下凡投胎,其人有非同一般的来历。

  然后再看这个“寅”字,寅在十二地支中位居第三,这个第三可莫看低了,其重要可谓无以复加。天津人大概都知道有一段大鼓书就叫《丑末寅初》,鼓王刘宝全唱这段最出名,曾有灌音的唱片行市;而少白派女鼓王骆玉笙也以《丑末寅初》这一段特为精彩出色,人人尽知,就连她自己对此也很得意。有一次,全国政协开会我们同组,讨论散会后她一把把我拉住说:“你来,你听我一段鼓书……”我还有点莫名其妙,就跟随她到客寓去听鼓书,原来是她携带的一个录音机,打开之后正是《丑末寅初》之名作,确实名不虚传,那种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的骆派新腔与刘派确实各有千秋、难分上下。这个段子的开头就是“丑末寅初,日转扶桑;猛抬头,遥望见,云淡淡,雾茫茫……”这就是描写夜色将尽、曙光未开,在那淡淡茫茫之中已然透露出一片崭新的气象,这可以叫作“曙曦”,可以叫作“熹微”……这种光色气象实际上难以描写形容,所以昼夜十二时位居第三的“寅时”(注)是昼夜的大交会、大关键之点,人生百业都要掌握这个最为宝贵的时间;然而,如果你只知道“寅”在昼夜之间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更要紧的是这个“寅”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更为重要。原来,天地的开辟实际上是自“寅”而启端的。如今我只引《西游记》的一段话:“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丑会终而寅会初,发生万物……”、“至此,天清气爽,阴阳交合……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这样看来,《红楼梦》里太虚幻境中的曲文,第一句就是“开辟鸿濛,谁为情种”,是来自曹雪芹祖父曹寅的诗句“茫茫鸿濛开,排荡万古愁”,这鸿濛开辟的里面就正是隐藏着一个“寅”字,不懂这些道理而读《红楼梦》,往往会失掉文化意味的大半,而自以为满足,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我们明白了“庚”字与“寅”字的中华文化历史含义,就必然要换另一种心理另一双目光来重新审视和关照我们当前的这个庚寅新年,它在我们今后的发展前进历程中要居为何等的重要位置,那就不言而可喻了。

  (注):寅时即如今凌晨三点钟至五点钟的一段时间。

 

  文章来源:今晚报 2010年02月2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汝昌]斗柄迴寅 虎年吉庆
下一条: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