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田兆元]秦汉时期东南学术文化的演变与地域文化传统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11 | 点击数:12524
 


  [提 要] 战国后期楚人统治吴越地区百年,秦汉时期的太湖流域与东南地区学人传承《楚辞》,并开创汉大赋传统,形成汉代的辞赋之学。东南地区的楚化是汉代,尤其是西汉的文化主流。但是,东南的学者最终归向了吴越传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地方史书的完成,吴越之地又回复了吴越文化的本色。这就告诉我们,有深厚传统的区域,文化很难被颠覆。区域文化标记与文化圣地是我们研究文化必须关注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关键词] 文化标记 吴越楚

 

  自从公元前334年越国被楚人击溃,到秦一统中国,其间有百余年时间,吴越地区被

  楚人统治。似乎楚人统治得还可以,因为吴越之地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楚斗争。楚人在吴越地区留下了许多文化痕迹,如春申君与上海地区,人们似乎把他作为城祖,称上海为申,还有申江,黄浦江这样一些称谓,表明这个地区的人们认这个楚人为重要的文化开拓者和发展者。但是,这个地区,包括整个东南地区,主要是吴越文化的故垒,他们的文化就会一下子灰飞烟灭吗?

  秦王朝的统治时期,吴越之地既非楚也非吴越,而是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郡县。在统一的专制国家的体制之下,地方难以有所作为。活跃在秦王朝的朝廷里,或是齐鲁的方士,或是三晋的公卿,太湖流域的人没有太多进入咸阳的政治或者文化中心。秦代的太湖与东南学术可忽略不计,与东南地区的政治边缘状态是一致的。

  太湖之地是在楚国的统治下被秦所灭的,楚文化东渐,其势覆盖太湖流域。春申君的领地东至于海。楚人与秦人不共戴天,声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人也深恨楚人,秦始皇常东巡按,以灭任何可能出现的王者之气。

  楚人反秦,无论是陈涉张楚,还是项羽西楚,天下云集响应,太湖流域反少有原吴越旧族的整体的独特势力反叛,倒是赵、齐、韩等六国旧贵族立刻就扯起了大旗。这说明,太湖流域的旧族已衰败,而新族则心系楚国兴败,成了一片楚文化的旗帜飘扬的大地。太湖流域的起义旗子上写着楚字,领导者是楚国的旧贵族。楚在东南的经营,相对于秦的残暴,大约还是颇为仁厚的,经过百年的治理,与吴越旧族有较好的融合。吴越文化在相当多的方面本来就受楚文化的影响,而楚占领后,吴地的楚风更加明显,这在考古发掘中有表现。但楚人本是以军事力量占领这片土地的,未遑文化建设,即为秦所灭,其心中复仇之念甚深,楚在这片土地上经营着复仇的事业,所以,尽管有楚歌嘹亮悲怆,秦时吴越之地学术文化却不发达。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以吴地为中心的太湖流域称为东楚,这是这一区域的新的文化标记。这里的人民,无论是吴越故民,还是楚人入居者,都是秦打压的对象,因此,此地民众有了较多的共同意识。吴越之民没有来得及向楚人复仇,马上就面对秦人的压迫。东楚之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无饥馑之患,是以无冻馁之人,也无千斤之家,是一个颇自给自足的经济区。秦始皇多次东游对此地的防范,激起了该地区人民反抗。汉初的统治者主要由丰沛集团组成,这也是被楚文化覆盖的地区,刘邦的楚歌唱得那么好,是楚人。项羽也是楚人,他造反前和项梁在太湖流域游荡着。汉文化整体上楚风明显,与主流统治集团是楚人有关。这些楚人主要是来自太湖流域的楚人,而不是两湖地区楚故地的楚人。

  汉初黄老学说盛行,而黄老之学不产于太湖流域,因而难以参与。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术则是齐鲁优势。汉代传经,太湖流域的学者难有作为。五经博士,大多是北方的学者,太湖流域真正没有太多优势参与到大汉文化的建设中去。

  太湖流域在春秋后期还是光彩照人的,为什么那些优势不能发挥呢?

  这是因为,作为太湖流域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就──兵学,在汉初不再受到重视。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对内轻徭薄赋,偃武修文,对外和亲,不尚武力,兵学自然遭到冷遇。也就是说,太湖流域最优秀的学术文化在汉王朝尤其是汉初没有用武之地。

  同时,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遭到打击,范蠡计然之策也自然无所用之。故经济商业上的学术文化积累也被置之一旁。

  王朝所崇尚的学术文化是太湖流域原先所缺门类,而太湖流域的本来优势又不得其用,

  太湖学术在秦汉时期得主流市场上徘徊沉寂就是必然之势了。这时,覆盖于吴越之上的楚文化反成这一带的文化亮色。

  在传承文化方面,太湖流域与东南地区承《楚辞》而歌赋悠扬。《楚辞》在汉代还在不断发展。与战国时《楚辞》不同的是:屈原等的创作主要在荆楚故地,而汉时的《楚辞》作者则东移了。可以说,屈原《楚辞》创作于洞庭湖流域,却是在太湖流域被弘扬开去的。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赋,也是在东南与太湖流域出现了最早的作者。楚文化在新的背景下发展着。它是一种艺术与学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表现出一种浪漫精神。《楚辞》汉赋在太湖的发展,是太湖流域学术楚化的重要体现。

  汉代太湖流域在地方史学方面有突出贡献,它是吴越地区区域民族意识觉醒的体现,同时又将楚对太湖吴越之地的覆盖的历史予以肯定。《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两部地方史学著作的完成,标志着吴越区域文化的复兴,但其对吴越楚三国历史的记载,使吴越之地被楚文化覆盖的历史也得到了法典化的确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6-08-05 09:30: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左玉河]由“文明结婚”到“集团婚礼”
下一条: ·[田兆元]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
   相关链接
·[杨东晨]论先秦至秦汉时期岭南的民族及其经济·[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