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田兆元]秦汉时期东南学术文化的演变与地域文化传统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11 | 点击数:12553
 

  对于吴越之地的文化复归,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从政治上看,秦末的吴越旧族没有一个跳出来复国,这和楚齐赵燕等不一样。他们是跟在楚人的大旗后面反秦的,自己没有太多的作为。但是,在汉代的封国建立起来以后,吴地重新叫吴,而不是楚,这很关键。刘濞把这块地盘治理得很好,人们对他颇有好感,封国本来就在和王朝角力,也连带着萌生恢复吴文化的意识。吴文化的回归是分封的触动,他们和以楚文化为基调的王朝形成敌对,重建地方意识和认同就开始了,虽然他们也对《楚辞》感兴趣。此时,荆楚故地也没有足够力量对文化辐射区予以新的支持,毕竟,在吴越之地的楚文化是流而不是源,吴越之地的楚文化的源头活水不足。两部吴越地方史书的完成,吴越之地的区域意识基本复归。等到孙权建立起新的吴国,其势力上溯席卷了原荆楚故地,则荆楚故地飘扬起吴人的旗帜,尽管这个吴和当年的吴不同,但名号的改变也意味着本质的随之变化。此后,原吴越之地的楚风流为遗痕,成为吴越文化历史上的过去事件,部分影响着吴越之地的生活,但吴越之地的民众,那怕是当年的楚移民,都成为吴越之地的文化分子,融入当地。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虽然他还很喜欢《楚辞》,但曾一度为文化主流的楚文化明显边缘化,这也是吴越故地重新寻找自我的因素。楚文化何去何从?谁来弘扬这一传统?后来被吴文化所覆盖的荆楚之地什么时候才复归荆楚意识呢?荆楚是楚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的故土和圣地,只有在那里才有楚文化复归的希望,因为圣地是文化复兴的原动力。我们注意到,武帝后,原楚地人开始传《楚辞》,尤其是在东汉时期,王逸的《楚辞章句》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版本,是《楚辞》的回家,也是荆楚人对《楚辞》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但是,荆楚之地的人们对荆楚文化的弘扬和认同似乎意识还不强。吴国建立,荆楚之地染上了吴风,以至于人们吴楚连称,楚地文化有许多吴文化因子,什么时候楚人才觉醒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本人初步认为,只有到了南朝的宗檩的《荆楚岁时记》完成时,荆楚才重新找到方向。荆楚作为楚文化的圣地,开始重新凝聚人气,归向一个伟大的传统。

  有着强大文化传统的区域不会简单改变自己的文化形象,个体的文化形象是由区域赋予的,或许,一个外来者并不一定认同当地的文化,但是,假如他不选择离开,他最终会归于所在地域的固有传统。那些叱咤风云的楚人的后代还在太湖流域,但他们已是吴越人,同样,三国时期的吴国,有许多固有的吴越人任职于荆楚,后来也自称楚人。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文化人往往会努力挖掘所在地域的文化传统,寻找地域的文化标记,从而贴到自我身上,这实际上是在通过弘扬传统建构区域的自我形象。对于地域文化传统,人们往往寻找最有亮色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入时的那一部分。因此,这种传统也是变化的传统。同样被楚人占领过的安徽地区,原是一些小国,或者大国边缘,那是陈胜起义的圣地,但他们没有选择古老的楚文化传统作为自己的文化标记,尽管楚文化许多辉煌的事业是在安徽立下的,他们径称徽文化,在目前有大力弘扬徽商的举措。尽管晚近,但颇时尚。这样,一些古老的区域精神可能会被遮蔽。但人们大多选择地域名称为自己的文化标记。

  地域的称谓是重要的,但其传统内涵可以改变,这也就是说,区域文化传统实际上是建构出来的,现实需求是区域传统生长的直接动力。

  吴越之地文化传统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变迁给人许多启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6-08-05 09:30: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左玉河]由“文明结婚”到“集团婚礼”
下一条: ·[田兆元]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
   相关链接
·[杨东晨]论先秦至秦汉时期岭南的民族及其经济·[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