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毛春伟]杨慎研究之历史与现状
  作者:毛春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5 | 点击数:11231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969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史》在论述明代史学时专列“杨慎之学问”一节,虽然较为简略,但从史学史角度专门研讨杨慎成就,为前人所没有。

  杨慎(1488—1559),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作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1488—1559),明代学者、文学家。对他的研究,大体包含四个方面。

  生平及著述

  卒年。杨慎的卒年,《明史》本传载:“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1.隆庆二年(1568年)说。见张增祺《有关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2.嘉靖四十年(1561年)说。见穆药《也谈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昆明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3.隆庆元年前后(1567年)说。见陆复初《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哲人:论杨升庵及其思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流云《云南人慕才筑楼杨状元谪途育人:先进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之历史钩沉》(《创造》2003年第2期)。4.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说。见丰家骅《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说。见董运来《杨慎卒年卒地新考》(《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6期)、高小惠《杨慎研究综述》(《天中学刊》2006年2月)、丰家骅《杨慎卒年卒地新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此说当为定论。

  著述。杨慎著述的种类和数量,一直说法不一。杨慎友人简绍芳说有四百余种。李贽、焦竑、陈文烛等人则统计出一百余种。胡应麟估计杨慎所辑诸书达几百种。清代学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杨慎著述45种。《明史·艺文志》收录五十余种,《明史》本传云“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四库全书》收录42种三百余卷。李调元《函海》汇刻45种近二百卷。

  编辑整理方面,明代张士佩将杨慎著编为《升庵全集》81卷,杨友仁、陈大科等编成《升庵集》81卷,杨金吾编成《升庵遗集》26卷,焦竑辑录《升庵外集》100卷。目前对杨慎各种著述考辨最为详细的,当推王文才的《杨慎学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认为杨慎的著述有三百多种。

  当下学人蓝勇考证《全蜀艺文志》为杨慎所编,有些版本却署名为周复俊(《〈全蜀艺文志〉的编者是谁?》,《文史杂志》1997年第1期)。侯冲和郭劲考辨后提出,《南诏野史》为杨慎编就(《杨慎编辑〈南诏野史〉新证》,《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6月)。

  考据学

  尽管受到不少批评,但杨慎的考据学还是受到了清人的相对重视。《四库全书总目》采用不少杨慎考证的成果,一些清人笔记如杭世骏《订讹类编》、《续补》等书中所引杨慎之处也不胜枚举。

  民国时期,钱穆注意到了杨慎等人的考据学对清人的影响。蒙文通也指出了杨慎等人对清代考据学之兴盛所作的贡献。1944年嵇文甫出版《晚明思想史论》,对杨慎的考据学成就和影响给予大力肯定。新中国成立以后,嵇文甫继续强调杨慎对明清考据学的启导之功。2008年郭康松论述杨慎对明清两代考据学的贡献(《论杨慎对明清考据学的贡献》,《历史文献研究》第27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可看做是对嵇文甫相关论点的继承与展开。

  20世纪80年代初,林庆彰对杨慎考据学进行了系统整理和阐述,给予杨慎很高评价(《明代考据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刘毓庆《杨慎与〈诗经〉考据学》(《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认为杨慎将《诗经》学推上了考据学的轨道,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研究风气。刘毓庆随后出版专著《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重申了上述观点。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6-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春]从维柯、卢梭到赫尔德──民俗学浪漫主义的根源
下一条: ·[林庆彰]郑振铎论《诗序》
   相关链接
·[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